越野•大風景——寫給2009王克舉新年油畫巨獻

時間:2010-12-10 14:02:32 | 來源:藝術中國

中國美協《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尚輝博士

在北京的冬季。在北京CBD中環世貿36層的時代美術館。想像曠野濕潤了的春天,想像山坡灼之夭夭的桃花,想像盛夏沉悶而遙遠的雷聲,想像初秋豐滿而繽紛的田野……

寒冷的冬天總是充滿了對於溫暖和色彩的想像,正像喧囂的都市對於曠野和山泉的嚮往。不過,在這裡,幻想可以成為現實。王克舉用他對於自然大風景的捕捉,將我們放飛到遼闊的天空。

和那些在畫室裏臆造風景的畫家不同,克舉的這些作品都是他走進鄉村山野、頭頂炎炎烈日、呼吸草鮮味兒的山風創作的。因而這些作品不僅帶著鮮草的露水,而且融入了曠野裏粗礪原始的生態。這是畫室裏再怎麼想像、再怎麼拼接,都難以獲得的一種純樸與豐滿。當然,克舉不會只用機械的鏡頭語言截取那些自然的圖像。克舉的藝術創造,或者説藝術個性,恰恰在於面對風景而不抄錄風景。對他而言,面對風景只是他想像的開始。於是,他不遺餘力地從都市走向鄉村,從奢華逃奔簡樸。在鄉村和自然,他獲得了一種早已熟稔的平和與安靜。鄉村和自然,都成了他精神與情感的歸所。而問題在於,他怎樣從這種歸所回到現實。想像,於是成了他往返歸所與現實的通道。他的難點也便在於何處想像、想像多遠和怎樣想像。

當他舉起心靈的火炬,點燃視覺的曠野時,他的那些風景已不再屬於自然,而是心靈的圖景與精神的家園。當他以富有節奏感的塊面分割自然空間、以想像豐富的光色重組條件色調、以絢麗華美的幻想表達純樸恬靜的鄉村情懷時,他也便在當代中國美術史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一種自己藝術空間存在的回聲。

在自然與心靈的大風景,越野成為他的一種標誌。

越野,既是他走進自然開始藝術之旅的行進轎車,也是他用想像不斷飛赴與穿越的自然邊界。其實,他越過的不僅是具體的審美對象的束縛,而且是一種藝術的創作方法與既往美術史的審美範式。

在這個冬季,讓我們打開中環世貿時代美術館的玻璃幕墻,隨著想象飛越心靈的風景。

2009年12月15日夜于北京團結湖寓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