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舉“生長的風景”4人談

時間:2009-12-09 13:06:49 | 來源:藝術中國

邵大箴:王克舉的探索是在寫實或者表現性的油畫中加入中國寫意的元素,用寫意精神駕馭油畫。他一路從寫實油畫走過來,吸收了古典油畫表現語言的特點,始終沒有丟棄,但他要進行轉換,轉換成一種現代的繪畫語言,用中國特有的方式去表現中國的風景。

他選擇了寫生的即興,即興展現了西方語言的直接性,找到了自己的語言、圖式、語匯和表達方式。對景寫生,是一種爆髮式的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他的畫,有一種潛在的生活氣息。老悶在畫室裏畫,容易畫成八股畫,容易畫成一個套路。而寫生需要把握和提煉畫面之外的生活,我覺得他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進步。

張曉淩:王克舉的勤奮,應該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他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畫出那麼多巨幅作品,在我的印象中的中國油畫史上,尤其是在風景題材上,應該是第一位。這種對藝術執著、虔誠的精神在當代非常難得,應該是大力提倡。克舉他是外表木納、憨厚,內心狂野、衝動,具有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在市場之外,單純的藝術狀況下工作,這個狀態在當下非常少見。

克舉這幾年不斷地在探索,藝術風格一直在變化,這個廳裏不到三十件作品中間,大概有四五種風格。風格變化一方面證明他內心涌動著強烈的創作性和想像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不斷了解自然、表現變化中自然的過程。他在不同的地域畫畫,要採用不同的語言方式,這就迫使它他不斷的探索和創新。

克舉革命性的變化,源於其找到心中意向表達的方式。其實他創作的過程,也是人生昇華的過程,他現在的理解力和想像力要比原來更豐富。對他以往是一個超越,期待今後還會有更大的超越,可能還不僅僅限于用一個油畫的原理表現,還可以用別的方式,比如説用綜合材料,平面裝置,甚至影像。這是一個充分釋放藝術家想像力的時代,因為現在整個大背景、大環境給予了這樣的機遇,我想克舉下一步以他的功力還會有更新、更好的作品出來。

尚輝: 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最重要的是,要和社會發展脈絡同步,如何表現原有的記憶、原有的生活資源。王克舉先生在這點上做得非常好。經我歸納,他的作品有“四性”:第一是鄉土性,那一代人的記憶中有下鄉的生活,有那個時代中國農民質樸的生活感受,哪怕今天社會再發展,城市再變化,它都能喚起人們對於生命創造力和鄉土生活的感受。第二是現代性,改革開放將近30年,這30年是一個文化積澱的過程,也包括對西方現代語言的借鑒。第三是寫意性,他的作品裏有色彩、線條、塊之間的變化,可以看到現代性,但最基本的元素和語言都具有中國文化的特徵。第四是色彩性,當他面對客觀自然時,要把主觀的我説的“四性”的東西,完全尋找到並且結合得很好、發揮得很好,很有難度。另外,王克舉的創作有第一代油畫家書寫性的特點,但是他的這個特點成功地轉換了西方油畫語言一種本質的東西。這是我們20世紀油畫家幾代人對現代性的追求和探索,今天在王克舉作品裏面能夠很充分地體現出來。

孫景波:不單純是風景。你會感覺到王克舉的繪畫當中,一個現代人經過歷史滄桑感覺面前景象不同以往的感受,每一次不同的感受都會激發他一種新的表現慾望,並找到不同的方法。所以在畫展當中,我是儘管感到這是王克舉的畫,但是又是王克舉對不同景物採取了不同手法的繪畫。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