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萌動》王克舉油畫展座談會在滬舉行

時間:2009-12-09 12:55:00 | 來源:藝術中國

中國藝術品網2004年4月22日報道:今天下午在上海美術館《北方•萌動》王克舉油畫展開幕之後,舉行了座談會,座談會有上海美術館學術部美術批評家、本次展覽策劃人尚輝先生主持。參加座談會的有中國美協理事、山東美協主席山東美協楊松林、上海市美協副主席、秘書長朱國榮、上海美協副主席王劼音、上海油畫雕塑院長邱瑞敏、上海師大美術學院院長、著名油畫家徐芒耀先生以及著名畫家黃阿忠等40多位各界朋友參加。

中國美協理事、山東美協主席山東美協楊松林首先在座談會上發言,他説王克舉的作品從本土走向現代這是個人階段性的個案,可以引發學術課題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王克舉是農民的兒子,鄉村與泥土是滲透到他骨髓裏的親情。文化的種子、文化的選擇,歷經學院派的訓練和定位的基礎,使他的作品從規律走向自由,他所創作的作品都離不開對自己生活源泉的靈感。上海油畫雕塑院長邱瑞敏在座談會上肯定了王克舉對藝術的執著。從幾次同王克舉寫生的接觸,以及從作品的變化深受感觸。

上海市美協副主席、秘書長朱國榮認為王克舉的作品從寫實主義到印象主義,他認為體現出“洋”字,這也是畫家深受了東方的精神,有高更的味道是對色彩主觀的強調。著名油畫家徐芒耀先生在談到畫家王克舉的作品時説,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的原作,沒想到這麼大,畫得很巧。徐芒耀先生覺得風格很重要,王克舉的作品從寫實到突變體現了出了有自己的風格。上海美協副主席王劼音評價説從成功這一點就是真實,這不容易,只要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大家在座談會上進行了熱烈的發言,認為王克舉的畫確實有一種回憶的感覺,他把鄉土的植物以新的形式錶現出來很實,色彩感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王克舉的作品中他考慮的並不是形的真實性,而是與另一個形的配比,當這種配比達到和諧的時候,畫面就完成了,這是他特有的印象主義,雖然畫面上有印象派的效果,卻是對自己內心的探索。王克舉的作品也是從具象、表像、抽象一體的轉型,含蓄中交錯構成色彩、語言、動態。

最後油畫家王克舉談了自己的感受,認為量變到質變是不經意的東西,自己的興趣是丟掉寫實,把自己的想法徹底的畫出來,這種興趣促使我追求從小到大,即興的東西彌補了以前的不足,到大自然中就會感人,在家站著畫就覺得被動,當看到自己想畫的東西就會激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