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對於當代藝術的意義,可以用“奧斯卡”來形容,它與威尼斯雙年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立為世界三大藝術展。誕生於1955年,該文獻展5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成功推出了11屆,真實地見證了歐洲的藝術歷程。作為先鋒藝術的實驗現場,卡塞爾文獻展已不僅僅屬於德國,它已經成為國際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坐標,是西方文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西方社會的時代鏡像。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在經濟上也在文化上與國際社會有了廣泛的交流。卡塞爾文獻展自然也引起了中國藝術家們的極大興趣。在國內,理論家們對文獻展紛紛著文分析評價,媒體也進行了極其廣泛與深入的報道,卡塞爾文獻展對中國直接間接地産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在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舉辦的卡塞爾文獻展50年展覽回顧,以視覺形式展示過去11屆文獻展的文本、圖片和宣傳材料。是對歷經了半個世紀的卡塞爾文獻展的回顧和總結,也是一個了解德國文化及藝術發展的良好機會。
【思考】一:普通觀眾是否能看懂?
重慶美術館館長馮斌表示:“有很多東西我都看不懂”。他認為“對普通觀眾來説,有2個壁壘:其一,歷屆卡塞爾文獻展本身選擇的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前衛藝術的代表作,甚至表現手段上都前衛而‘離奇’,其中很多都引起廣泛爭議。越是前衛的東西,就越是充滿無限闡釋的可能,沒有定論,誰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其二,如果對當代藝術史和各種藝術思潮沒有一定的了解,那就等於到此一遊看個稀奇罷了。”在此,無論是看稀奇熱鬧也好,看門道學術也罷,總的來講,市民們日益增長的藝術文化需求同貧瘠的藝術普及教育之間的矛盾正在逐漸升溫。雖然一年365天,藝術館以及畫廊的各類展覽依舊如火如荼地舉辦著,參觀者來自五湖四海,絡繹不絕,縱觀幾個展覽現場,面孔也就這幾張。雙年展的規模雖然空前盛大,市民蜂擁而至,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各種是去看門道還是看熱鬧的也只有天知地知市民心裏知了。
藝術普及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採訪對象: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館教育部)
【視點】二:純正的德國風味
2007年了,原汁原味的東西似乎不那麼被人們所接受,連KFC都搞“本土化”策略。不過藝術就應該有那麼點與眾不同吧。卡塞爾文獻展50年,作為國際頂級的藝術大展,將由德國專派的布展工作人員將與證大現代藝術館工作人員一起投入展覽作品的佈置。11個空間和內部佈局都按照德方的要求進行,對材料、尺寸和塗料等德國方面都有要求。除了因展場不同,11個空間的排列有所不同外,此次展覽與先前在西班牙等國家地區的展覽視覺效果是一樣的。德國人把卡塞爾文獻展當作自己最重要的對外文化名片,到世界各國巡展。在他們看來,這是對本國文化形象的推廣,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卡塞爾,了解德國文化。這不由得讓人有些艷羨。什麼時候中國也能夠有這樣一張響噹噹的對外文化名片呢?放眼現在的藝術市場,小部分藝術家為了迎合買家的口味而“異化”的現象就像一根毒瘤在滋生著。名利場上的誘惑使得藝術變了味兒,不但局限了藝術家的發展,也給整個藝術市場帶來的消極的影響不禁令人扼腕。
原汁原味,有時候要的就是這個味兒!
(參考採訪對象:卡塞爾文獻展50週年回顧展策展人)
【思考】三:中國的“卡塞爾展”在哪?
為什麼中國人要來看德國人的展覽?
的確為什麼要來看別人的展覽呢?都説卡塞爾文獻展是超越了藝術本身的展覽,是戰後德國藝術界十年空白期後的第一次國際性的藝術活動。它重塑了德國人的形象,是德國在背離人類逆動二十年來的一次知性回歸,同時還標明他們仍然是國際大家庭如此重要的一員……外界的種種讚美多少讓我們不僅僅對卡塞爾文獻展充滿了好奇。中國,從某種歷史角度來講,和德國有那麼點相似。如今,藝術更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蓬勃發展,或許我們的頂級策展人們也能夠開始醞釀一個屬於中國的大展,在國際舞臺上巡迴展出,也讓那些外國人來看看咱中國的文化。
中國的“卡塞爾展”在哪?中國的“卡塞爾展”什麼時候能夠出現?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需要什麼樣的背景才能成就自己的“卡塞爾展”?世界藝術三大展,巴西還佔了一個,無論國力、對外的開放程度,中國都不比巴西差,巴西能,中國為什麼不能?這些問題,或許不僅僅是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們需要思考的。
(參考採訪對象:藝術館領導、藝術家、政府主管文化藝術的部門)
【視點】四:中國藝術家與卡塞爾
在提倡全球多元文化藝術觀的今天, 從邀請藝術家名單的選配,可以看出當今所謂的中心與邊緣、大師與新秀、白皮膚與有色皮膚、男性與女性,均衡拼湊成的一個全球藝術面貌。從2002年第十一屆文獻展參展藝術家名單的分析來看,以藝術家的文化出身而言,展出的118位(組)藝術家中有40多位(超過1/3),來自所謂的“第三世界”:16位來自非洲大陸、12位來自拉丁美洲、19位來自亞、澳與中東地區。若加上近十位來自東歐的藝術家,那麼,長久以來遭主流體制漠視,屬於所謂“邊陲”地區的藝術家的數量則與出身西歐和北美文化體系的藝術家數量旗鼓相當了,文獻展不再只是歐美藝術家的專場了。中國藝術家的影子也曾出現在卡塞爾,其中北京的馮夢波攜他的CD-ROM作品《我的私人照相簿》和上海的楊福東攜他的影像作品《陌生天堂》參加了2002年卡塞爾文獻展。馮夢波已是連續第二屆參加文獻展的中國藝術家了。
2007年,上海藝術家施勇將針對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做一個題為《2007年,卡塞爾沒有文獻展》的作品。這是一個藝術家關於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的測試計劃
在如今這個到處都是雙年展,到處都是全球性藝術展事,到處都有策展人、藝術家、藝術機構、基金會、畫廊、收藏機構及公眾,每天象趕場子一樣,在全球範圍內奔走的這個飛速旋轉的藝術世界裏,藝術是否真的應該停下來,作一次休息了?被我們視為非常重要的卡塞爾文獻展是否應該率先做個樣板,休息一次?讓藝術家休息,讓策展人休息,讓批評家休息,讓公眾休息,讓藝術機構休息,讓藝術基金會休息,讓贊助機構休息,讓畫廊休息……
(參考採訪對象:參展藝術家)
【視點】五:“文獻展50年”巡迴展為何選擇中國,選擇上海,選擇證大?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在經濟上也在文化上與國際社會有了廣泛的交流。卡塞爾文獻展的國際策劃班子把視野關注到了所謂的“第三世界”藝術形態,盡可能地把各國家地區的藝術狀態和流派納入展覽計劃,文獻展不再只是歐洲人自己家園裏面的展覽,它將通過對話體現藝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回看中國的藝術家,他們對卡塞爾文獻展也有著極大興趣,特別是2002年第11屆文獻展,許多海內外中國藝術家、批評家和愛好者都遠渡重洋去現場觀看,藝術模糊了國界,促進了各國的交流。
《文獻展50年-移動中的檔案館》展覽組織委員會決定專門在中國舉辦巡迴展,選擇上海作為很重要的一站,是基於各方面深思熟慮的。縱觀上海這個經濟迅速發展的大都市,每月,每週,甚至每天都有新的展覽在開幕,藝術已經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上海人的生活當中。
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作為一個現代化藝術展覽和學術交流平臺,在尋求中國本土文化的當代性建設的同時,有義務積極參與國際當代文化藝術的建設和交流,把好的展覽引進到中國,到上海,普及藝術教育成了現今藝術館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證大現代藝術館工作人員從館長到下面的普通員工都深感有一種歷史責任感,需盡最大的努力把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展覽原汁原味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參考採訪對象:證大現代藝術館、卡塞爾文獻展50週年回顧展策展人)
【思考】六:對未來文獻展覽的設想
在新媒體、各種媒介手段、網路傳播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大膽設想未來文獻展覽將以何種方式呈現?
它可以一改傳統的藝術館或者某種藝術機構集中呈現的方式, 文獻資料亦不必再需要這樣的巨大展覽場地和費用,而是在一間辦公室裏通過因特網來傳播和展示,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裏,在辦公室裏,在咖啡廳裏,只要在電腦螢幕前通過網路就可以慢慢享用這些藝術文獻,而不是象現在這樣用看畫展的時間來對待這些無論從時間和數量上都屬於“藝術文獻”的龐然大物,,這樣不但節省了折騰在來回藝術館路上的時間,在另一種程度上也擴大了文獻展的受眾群體,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使得文獻展得以更好的延伸和推廣。這也可以成為未來文獻展覽的一個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