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裏斯托市中心的塗鴉街“See No Evil”。
相比于傳統的畫作,塗鴉顯得更加放肆、更加誇張,也因而更加隨性,更貼近繪畫者的內心。
陳佩安是利物浦大學的會計專業本科生,在英國留學的日子裏她看到了很多關於西方的塗鴉文化,是她所在城市布裏斯托爾的藝術象徵。BBC英倫網日前刊發了其留學日記,原文摘編如下:
隨著英劇《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在中國的熱播,取景地布裏斯托(Bristol)走入了許多人的視線。我也可以説是乘著這股熱潮,來到了布裏斯托。兩日不到的時間,讓我對這座城市的旅程只能是匆匆再匆匆。但當我和這座城市告別時,有一樣東西已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中,它不是約翰結婚的禮堂,而是遊走在正與邪之間的塗鴉。
在布裏斯托這座個性鮮明的歷史、文化之都,誕生了“塗鴉教父”班克斯。他的塗鴉作品隱藏于這個城市的街角,讓你不經意間,便驚喜連連。也因為他的影響,布裏斯托每年會舉行塗鴉節,並在市中心留了這整條街道作為塗鴉街“See No Evil”。
塗鴉藝術是情感的表達。它是布裏斯托爾的象徵,充滿了各種色彩與創新。塗鴉是可視的幻想,是擺脫了羈絆的大腦。它以各種極具個性的圖案發泄內心的壓力、緊張、煩躁情緒,是創意、靈感的載體。
相比于傳統的畫作,塗鴉顯得更加放肆、更加誇張,也因而更加隨性,更貼近繪畫者的內心。雖然塗鴉常常遊走于法律的邊緣,在地下道、老工廠等等有些陰暗的角落,與粗俗、暴力脫不了干系,但它散發出的藝術靈感卻是如此閃耀!它就像是在廢墟上開出的“奇葩”。
相比于傳統的畫作,塗鴉顯得更加放肆、更加誇張,也因而更加隨性,更貼近繪畫者的內心。
而塗鴉風格則是融合了文化、歷史、繪畫者個性的集中體現。看過了廈大的芙蓉隧道和布裏斯托的Nevon Street,我瞬間感受到了中西人民在個性上鮮明的差異。
英國:用色更加大膽,無論冷暖都來的更為濃烈,很少寫實地去記錄一個事件或一個畫面,更多的是幻想、是發泄式的。
中國:雖説是名不見經傳的學生,但也不乏佳作。只是這兒的作品更多的是沿襲了塗鴉的方式,而畫作內容則更貼近現實,這兒更頻繁出現的場景一般是摯友的歡聚、離散或宿舍、課堂發生的小故事,不那麼抽象,也不那麼“離經叛道”。
塗鴉,或許是“貧民”的藝術,或許是粗言穢語的溫床,但讓我們看看這條街的街名“See No Evil”,“沒有邪惡,沒有犯罪”,其實,這才是藏在塗鴉者瘋狂畫作背後的內心訴求,這難道不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最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