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夏季潘天壽系列講座于6月14日拉開序幕,此次系列講座邀請了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包華石作為主講人,講座有四個主題,分別是“漢代藝術與平等之關係”、“宋代藝術與平等之關係”、“啟蒙時代的英國人如何理解中國的平等理念”以及“啟蒙時代的歐洲藝術中平等觀念之萌芽”,依次於6月14至17日在南山校區學術報告廳進行。
6月14日晚的首場講座以“漢代藝術與平等之關係”為題。包華石教授首先以周臣的《流民圖》、徐渭的女僕的軼事、楊東明的《饑民圖》以及陳洪綬的“水滸葉子”四個發生在中國的事例,引入了系列講座的主題——藝術中體現出的平等概念。而後包教授對比著介紹了同時代歐洲對於平等這個概念的實際情況,解釋了支配當時歐洲平等思想觀的亞裏士多德觀點的內涵。接著講座從“早期為平等的辯護”、“漢代對平等的論述”以及“視覺圖像中的平等”幾方面對於漢代藝術與平等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包華石教授在講述中運用了大量的圖片與引文作為論據,且著重地介紹了幾個石刻圖像的案例,通過仔細分析諸如孔子與項橐的動作指代含義以及在漢代用以比喻學者的麒麟的角的變化所暗含的寓意等藝術家所表達在其作品上的細節,來詳盡闡述了中國漢代時期所明顯存在的平等思想即政治權威是存在於事實之中而不是社會地位之中。包華石教授在第一天講座的最後提出了兩個結論,其一是在漢代平等的思想反應在一種對於已經建立的階級次序的顛覆之中;其二是在同時期甚至在往後一些的歐洲,這樣的思想都是不存在的。
6月15日晚舉辦了系列講座的第二場“宋代藝術與平等之關係”。包教授首先將宋代與漢代進行比較,並表示宋人較漢人更廣泛地承認了事實在公共領域的重要性。然後通過用大量直觀清晰的圖片與文獻資料列舉並分析了李昂、白居易等宋代學者的修辭以及將宋代與前代敘事畫的對比提出了比喻手法逐漸在中國文化中取代寓言的現象,而相較寓言來説,比喻之方式更具體且更重事實,從而表明瞭宋代較前代平等思想的發展程度之深。之後,包教授又進一步討論了宋代平等的制度化問題,並通過李松的《貨郎圖》等案例分析得到了宋畫中存在著直接提倡人類平等性質的結果。包教授分析道,社會形勢不同,將抽象概念視覺化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6月16日晚,題為“啟蒙時代的英國人如何理解中國的平等理念”的第三講開講。在這一講開始,包教授首先介紹了與英國啟蒙時代前期年代相近的晚明中藝術與平等的情況。通過李三才等人的小故事,包華石教授講述了在朝廷腐敗的晚明,人民是如何將對平等的渴求訴諸政府之外的力量的,同時提示説儘管那時的朝廷腐敗猖獗,官員甚至皇帝依然尋求貪污及報復的方式而不是武斷地採取行動。以此,包教授得出了一個重要的核心:儘管有假公濟私之類的腐敗越來越嚴重,但是公與私的概念——即平等這個潛在的思想卻不曾被動搖。而後包華石教授從社會背景、術語的含義、概念的置換及思想模式等多方面,運用大量的文字與圖像資料詳盡闡述了那個時代英國思想的狀況,明確指出那時的英國乃至歐洲都不存在也沒有孕育平等思想的社會現實,且針對容易産生的誤解進行了糾正和強調。
最後一講“啟蒙時代的歐洲藝術中平等觀念之萌芽”在6月17日舉行。以對“士大夫”一詞的翻譯用語為切入點,包華石教授一如既往地運用許多有趣的事例生動地描述了17世紀充滿疑惑的歐洲人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當時中國政治體系的。由中國的“舉賢任能”的制度特色中,李明等歐洲學者——儘管仍然忽視了人民的疾苦——看到了一些撼動以亞裏士多德理論為依據的歐洲世襲制度,並且證實斯諾賓沙等人在17世紀末開始探索中國舉賢任能制度內在的激進含義。隨著對立於社會等級的術語“merit”的出現,平等主義開始在18世紀的歐洲萌芽並迅猛發展而最終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歐洲學者們逐漸忘記了他們曾經難以理解中國平等概念的歷史事實而開始認為平等這一概念是他們所固有併發展起來的而在中國卻不存在。包華石在此強調了他研究的重點即平等的觀念首先産生於中國,而其在中西方不同社會情況下的發展與走向之間的孰是孰非尚有待於更深更久的研究與思考。
為期四天的講座吸引了大量的聽眾,不僅有校內的師生,更有很多校外的學者老師積極參與其中,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而包華石教授在講座中所展示出的流利的漢語及深厚的文言文功底更是讓所有在場的中國學者們嘆服。藝術與平等的關係,正如包教授在第一天開場時所提到的那樣,並不是人們所慣常考慮的話題,且其作為一個美國學者對於中國平等思想的歷史以及西方平等思想的歷史等問題研究的客觀和深刻程度著實令人敬佩。而正是這樣一場精彩的講座給所有的聽眾不僅帶來了一個新的課題與思考角度,還從深度的思想層面歷史地為我們剖析了中西方的不同面貌,可以説是一次絕妙的中西文化交流經驗。
這一期潘天壽講座的內容雖然是對歷史的研究,可平等的話題卻始終不曾成為歷史,甚至在今天的世界裏佔有著更加不可忽視的地位。而正如包華石教授想要通過這次講座所傳達的:歷史是不斷前進不停止的,我們所能做的則是在有限的時間中持續不斷地將研究進行下去,才可能不斷發現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