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華人學生家長迎日本考學季 壓力不遜國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2 15:14:35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無論是為人父母的天性,還是中國成語“望子成龍”一詞裏閃現的期許,中國人一向對子女教育傾注了極大的熱忱。當年的留學生們做了父母,當華人在日本的生活走向安定,教育問題便愈發浮出水面,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話題。考學,是每一年這個時期,牽動很多家長心思的話題。

高考統考剛結束

1月19日和20日,日本舉行了中心測驗,也就是高考統考。全日本有573,344人參加了考試,比去年多了17,807人,分別在全國707個會場參加考試。這其中,也有華人青少年的身影。

住在千葉縣的禮彥也是其中一名,19日清晨,他早上6點半被叫起來,因為據説人在醒後3小時起,腦子才處於活躍狀態,為了9點半開始的考試,自然是6點半起床。為了迎接這一天,禮彥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當然,作為就讀于“進學校”也就是基本都要升入大學的高三學生,照理説一直都在面向考試。不過,真正開始努力,也就這幾個月的事情。沒有去私塾,學習全靠自己,這幾個月幾乎放棄了遊戲和動漫,其實已經很努力。考完之後,禮彥覺得考得不理想,只能面向 “二次試驗”,也就是國立大學而繼續努力。

同樣今年參加高考的路承隆是一個樂觀聰慧的孩子,儘管他的母親謙虛地説他“自稱天才,但其實啥也不會,平時連書也不看”。但高考統考結束,承隆自己算分,卻得到了777分,這個分數,完全可以去報考他的第一志願了。14歲才來日本的承隆,剛來時連日語假名也不會,除了在都立初中上學,就在一個叫做多文化共生中心的地方學日語一個月。初三時,在家附近上私塾,遇到一位好老師,放學後,去一週去3次左右,經過承隆的努力,日語突飛猛進,升高中時考進了市川學園。承隆自己説,高一高二要痛快地玩,高三才拼命地學,所以,高中2年級的第三個學期時,為了迎接高考,他進入了東進私塾。

一開始是媽媽“趕”他去私塾的自習室,因為他在家就看電視漫畫,後來就是他自己知道要考試了而主動每天去自習室學習。私塾一年大概要90萬日元。最後,承隆的媽媽告訴記者,其實值得一提的是,“我兒子考高中,其實是失敗了。當初第一志願是公立日比谷高中。最終還是分數不夠。當初初中的內審分太低。考公立高中,需要老師給的內審分加考試分,我們剛來日本,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很難拿高分。對於剛來日本不久的人,比如中間插班進去的孩子,如果學習能力強,就不要去報考需要內審分的國公立高中了。還需要考數學、英語、國語、社會和理科共5門。從時間上來説划不來。”

初中高中剛開考

除了高考統考,初中和高中的入學考試也都是在這個時期。所以,每到寒冷的一月份,尤其是1 月20日起,清晨電車上就能見到小學六年級學生和家長。日本的考學是很獨特的。它都是在1、2月份舉行,而且各個學校獨立出題,所以一般要參加考學,都得去私塾,以讓有經驗的老師指導,應對各學校的出題傾向。

今年參加初中升學考試的錢娜出生在日本,從小學3年級起,她跟著同學一起進了家門口的一個小私塾學習,但班級裏聽其他同學説另外的大型私塾更有趣,座位都是按照成績排的,每個星期一次小測驗,然後分位子,坐在最前面的,是成績最好的,這種方法,照理説與日本小學校裏希望大家平均地共同友好成長的風氣不符,這也是日本學校和私塾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小學校裏講究玩得開心,守紀律,共同進步,作業基本都很簡單,對於學習成績卻並不要求嚴格。而私塾卻是一個講競爭的地方,成績好,就座位靠前,這觸發了具有求知欲的孩子們的上進心。

聽説大的私塾裏成績排名次,娜娜就説要進那裏,而早就對學校作業的簡單程度抱有懷疑的父母,立即帶她去參加了大私塾的入塾考試。結果是合格。這時,娜娜小學4年級。從那時起,她開始了面向考私立中學的學習,每週上課三天,從學校放學,放下書包,就背起去私塾的包包,並且還有一個晚飯的飯盒。回到家裏,已經9點多。這樣的日子持續了3年,包括週六週日也要去私塾學習或考試。寒暑春假,也都有各種集中突擊補習。臨到6年級,更是寒假只有元旦放了一兩天假。

今年1月22日,娜娜迎來她小小年紀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是她的第一志願校。而20日,則參加了千葉縣一所中學的考試。這個學校的考試,歷年來都作為首都圈考生的第一場,報考人數數千名,學校裏根本坐不下,而是在幕張國際展覽中心。那一天,在前往考場的路上,只見帶著自己所讀私塾的袖章的老師排成長長的一列,來為學生們助陣加油。娜娜與教過自己的老師們一個個握手,充滿自信地進入了考場。

陪伴考生的家長們,其實在這段時間也陪著孩子一起承受巨大的壓力。家庭圍著考生轉,沒有週末也沒有旅遊,沒有外出吃飯甚至沒有電視節目。一位華人家長告訴記者,去年女兒考中學,她自己總是覺得心臟不舒服,檢查費都花了不少,而女兒考上,症狀也都消失了。這個例子雖然只是個例,但與之程度雖不等,但此刻,確實正有很多家長跟著神經緊張的考學家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