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川美教授用雕塑重現滅絕動物 稱替人類“贖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5 09:49:25 | 文章來源: 重慶晚報

這個川美教授

栩栩如生的馬門溪龍、憨態可掬的中國犀牛、展翅高飛的恐鳥……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都在我們身邊“復活”了。

從小喜歡動物的川美教授周宗凱,將40多種滅絕動物製作成三維圖像和等身大小的立體雕塑,讓它們以藝術的形式重見天日。近日,他的“絕滅動物數字化復活及開發運用”項目與我市其他3個項目一起,將獲得國家資金支援。

重慶晚報記者 田曉 史宗偉攝影報道

■馬門溪龍

中國發現的最大蜥腳類恐龍,因發現于我市合川馬門溪而得名。

馬門溪龍全長22米,高近4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頸椎長,而且頸椎數量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最多的一種。另外,它的頸肋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肋可達2.1米)。

■永川龍

發現于我市永川,是一種大型食肉恐龍。它全長約10米,站立時高4米,有一個又大又高的頭,略呈三角形。它嘴里長滿了一排排鋒利的牙齒,就像匕首,脖子較短,身體也不長,但尾巴很長,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奔跑時,則要將尾巴翹起,作為平衡器用。它前肢很靈活,腳趾上長著又彎又尖的利爪,後肢又長又粗壯。它常出沒于叢林、湖濱,行為像今天的豹子和老虎。

從小喜歡往馬車房裏鑽

昨天下午,重慶晚報記者走進周宗凱教授位於黃桷坪的工作室。

工作室裏滿是各種動物的畫像和雕塑,不遠處的廢舊廠房裏,一些等身大小的史前動物雕塑半成品讓人震撼。

背部長著黑色斑紋的袋狼後腿彎曲著好像準備捕獵,長著兩個大犄角的大角鹿側著身子,中國犀牛高昂著腦袋,身上像是穿了盔甲。

説起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周教授如數家珍:“袋狼是現代最大食肉有袋動物,它背部長著像老虎一樣的黑色條紋,還有能張開很大的利爪。這種只在塔斯馬尼亞才有的珍稀動物在100年前曾經繁榮一時,但歐洲移民獵殺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最後一隻袋狼1936年死在動物園裏。”

周宗凱説,他從小就喜歡動物。小時候,他家隔壁有一間馬車房,每天一放學,周宗凱就往馬車房裏跑。他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馬,“它們有飄逸的鬃毛,美麗的四肢曲線,眼睛仿佛能説話。”有時候,他會拿著本子和筆去畫馬,街坊都覺得他是個十足的“小馬癡”。

要讓滅絕動物“復活”

進入四川美術學院學習後,周宗凱對動物的熱愛有增無減。

“我把達爾文的《進化論》完整地看了好幾遍,還有很多關於動物的研究書籍,寫動物的文學作品我看了很多,我曾經還想去專門研究動物,我的畢業作品也和動物有關。”那時候,周宗凱成天琢磨著做一些與動物有關的事。

“後來,我的所有創作都和動物有關。”現在已經是四川美術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的周宗凱,創作了大量以動物為主題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在國內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後來,周宗凱喜歡上了做滅絕動物的三維動畫和雕塑來“復活”這些動物。“很多動物滅絕都是人類過失造成的。”周宗凱説,他做這些事情,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已經消失的動物,幫助人們樹立保護動物的觀念,“讓它們‘復活’,也算是替我們‘贖罪’吧。”

周宗凱在網上找資料時發現,很多滅絕動物的三維動畫和模型都是外國人做的,中國做的很少,中國的動物也很少。“中國是古生物和脊椎動物門類最多的國家,也是恐龍種屬最多的國家,而我們重慶已經發現了10多種恐龍,可以説是‘生活在恐龍的脊梁骨上’。”周宗凱説,他下決心要系統地“復活”以中國地名命名的滅絕動物和近現代滅絕動物,“爭取做中國‘復活’滅絕動物最多的人。”

帶著團隊泡在動物園裏

去年10月,周宗凱的“絕滅動物數字化復活及開發運用”項目正式啟動,他設想對滅絕動物系統地進行數字化三維復原、立體實物復原,把相關科學研究成果用文化藝術的方式直觀地展現出來,建立數字化檔案庫。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一開始,周宗凱找到了一個龐大的團隊來做“復活”滅絕動物的工程,一共有60多人。

周宗凱説,“復活”過程是先確定某種動物,再查閱大量的資料,根據資料繪製平面圖和三維立體圖,再製作雕塑。一開始,他以為把動物的資料和設計圖分發給大家,就會做出滿意的成品,但當他看到成品時,有些哭笑不得。“大家的美術功底都很好,但由於對動物缺乏了解,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於是,周宗凱除了在創作中把底稿儘量做詳細,還請來動物專家,經常給大家普及動物知識,還三天兩頭帶著團隊一起泡在動物園裏。“有時候觀察一個動物走路的姿勢,都要觀察大半天。”就這樣,他的團隊最後剩下了10多人,“現在他們基本能表達我的意圖。”

但是,製作的過程仍然充滿了困難,“大部分遠古動物都只有骨骼化石,我們無從得知它的皮毛斑紋和長度,於是,我們和動物專家一起,根據它的飲食結構、生活區域和氣溫來推測,最終選擇一個最有可能的結果。”

周宗凱説,現在已經基本完成的滅絕動物三維圖和雕塑一共有48個,“這些本來是我計劃3個月就能完成的。”前期已經投入了200萬元,“我為這個工程幾乎是不計成本。”周宗凱説,他計劃“復活”以中國地名命名的滅絕動物100種,近現代滅絕動物50種,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已經徹底離開我們的生靈。

重慶7種動物滅絕

半數野生動物生存艱難

在重慶這塊土地上,除了生活著3000多萬人口,還有紛繁的動物、植物、水生物、微生物等,和人類共同構成多彩的世界。專家調查認為,虎、狼、藏原羚這3種珍稀野獸,以及斑背潛鴨、黑海番鴨、黑鸛、禿鸛這4種珍稀鳥類,在重慶已經處於絕滅狀態。

我市野生動物專家鄧合黎説,這7種動物,特別是虎、狼等野獸的食物鏈已經斷裂。其次,重慶的森林破碎化比較嚴重,零星森林較多,但沒有一片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大型野獸沒有活動的生存空間。第三,最近30年來,沒有這些野獸出現的確切記錄和蹤跡,也沒有專著描述。因此,這些動物存在的可信度降低,最終確定為絕滅狀態。

調查組專家還認為,重慶的野生動物中,55%的獸類處於瀕危或者低危狀態,40%的鳥類生存也受到脅迫。

調查還發現,直轄以來,重慶鳥類總量有一定上升,而獸類總體處於下降趨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