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雙年展,一座城市的美術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07 17:36:07 | 文章來源: 成都商報

成都市民説

劉女士的一段兒時記憶,無疑有力地作證著呂澎的話。小學時的一堂美術課,過去了這麼多年還是難忘。

市民:哪怕只有一堂課,也足以記憶深刻

在2011成都雙年展人來人往的現場,不知留下過多少觀眾的驚嘆、好奇、迷茫、喜悅……種種感想,不一而足。儘管不少觀展的市民對當代藝術充滿了驚嘆、好奇、迷茫,但依然表現出了對藝術的極大熱情,在藝術家當導遊的幾次現場,記者注意到,他們經常會向藝術家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甚至發表自己的見解。“親民”亦是本次雙年展的一大特色:除了敬業的志願者之外,藝術家、建築師們也紛紛義務為普通觀眾擔任“現場導遊”———楊冕、唐可、張小濤、支文軍、唐瑞麟、張珂……有人專門從北京、上海或重慶趕來,就為了給某些幸運的觀眾們多一個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機會。

站在藝術家李華生的山水畫前,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市民劉女士,對成都商報記者回憶起了自己曾經接受過的、也是目前僅有的一點美術教育。“唯一正經上過的美術課還是在小學。”劉女士説,在那堂美術課上,這位老師讓同學們畫自己心目中的山水。當時,這些學生不約而同地畫出一個山包,山腳下再加道彎彎的河。結果,老師卻給大家看了這樣一幅畫,一個和尚拎著一桶水,翻過山嶺……

劉女士説,那幅畫的畫面很簡單,但老師借此告訴學生:山水的概念遠非字面上那麼簡單,而它們的外延更可以無限擴大。“那一幕深深印在我腦海裏,這麼多年了還是難忘。你看,就一個簡單生動的例子,讓我領略到了藝術的巨大魅力,太神奇了。”劉女士感嘆地説。“如果咱們的年輕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美術教育,那麼我們整個民族的藝術素養、藝術品位都會得到提高。”

我們看到

從小學到高中

成都美術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我們也要看到,最早的美術學院于16世紀下半葉就在義大利出現了,而世界美術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巴黎美術學院在17世紀業已初具規模,我們的美術院校和美術教育才走過不到百年曆程。中國美術教育與中國美術一樣依然在路上,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和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必將使中國美術教育的未來更加光明。

如今,成都從小學到高中,美術教育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李茂淵所在的成都實驗小學,美術老師也在鼓勵學生們發揮想像力,比如以三星堆的展品為基礎,自己創作奇幻畫,等等。2011年一年之內,這個生機勃勃的城市新添了成都藝術超市,迎來了成都當代美術館的開館,見證了首屆全國九省市藝術聯展的熱鬧,更體會了2011成都雙年展的“清遠”,並期待著這種種對藝術的追求繼續“綿延”。

他山之石

美國:學生不只學繪畫,還有雕塑……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推出了“DBAE”全面綜合性美術教育。美國中小學的美術課不再單純是繪畫訓練,還包括了雕塑、陶瓷、編織、金屬工藝、攝影、美術史、美術批評等教學內容。到了今天,在美國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中,藝術更是被確定為基礎教育的核心學科,與其他七門核心學科放在同等地位,這引起了全球教育同行的關注。

法國:美術為中小學的必修課

法國國民議會于1987年12月17日投票通過了《藝術教育法》,其中規定美術為中小學的必修課。小學每週1課時,初中為2課時,高中為定向培養,重理科者選修美術,重文科者必修美術。

課堂美術教學只是美術教育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課外興趣活動。在歐洲的羅浮宮、佛羅倫薩等美術館裏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參觀者、攝影者、繪畫學習者。

日本:美術教育提倡“因材施教”

日本很提倡個性化藝術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注重不同學生不同對待。這樣,同樣的一堂課,每個學生的感觸、體驗不同,創作的作品就會呈現出獨特的個性,時間一長老師看到作品就能辨認出作者。據説,這種教育理念源自我國古代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日本從小學到高二都有美術課,規定為每週2課時。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