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家還是商人?村上隆的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7 17:02:34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村上隆

英國《泰晤士報》曾就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0位藝術家做過調查,畢加索排名第一,塞尚第二,中國藝術家無一入選,而日本有四位。有人認為是中國藝術家的創造力不如日本藝術家,也有人説是中國的藝術市場和藝術氛圍不如日本好,還有人將之歸結到教育、文化體制、文化融合等等因素上。有很重要的一點卻被國人所忽視——理解。

這裡的理解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用某種藝術形式創作自己的作品,二是找到某種概念與語言讓觀眾明白。

日本藝術家大多善於總結和著述,上榜的四位日本藝術家,除了野口勇之外,其他三位藝術家著述頗豐,但最懂得文字與語言影響力的還數村上隆。


村上隆作品

 

    2006年村上隆出版了《藝術創業論》,該書的出版意義並不亞於他2000年提出“超扁平”理念。如果説村上隆利用“超扁平”將日本流行文化和次文化直接拉入所謂高級藝術(high art)的範疇,而《藝術創業論》則讓他成為了日本乃至整個世界後現代風格藝術中的教父級人物。該書以其自身為藍本,闡述了他如何找到合適的語言,掌握了當今藝術界的市場規律獲得成功。“如果沒有足以讓人拿錢下注的故事(作品理念),藝術作品就賣不出去。就會被主流的西方藝術界排斥于門外。”他號召藝術家們要用世界藝術界的語言來闡釋作品,拋出自己作品的理念並將其成形。他鄙視那些等待機會的藝術家,鼓勵“推銷”,“不推銷的話,東西是賣不出去的,光是等待,狀況也不會改變。”

他曾經公開説過:“在西方的美術世界裏,藝術是無法與這種社交界特有的炫耀或競爭的氣氛切割的。如果不學習這樣的背景,我覺得一般人沒有辦法看到藝術作品真正的價值。沒錯,不過就是有錢人的無聊遊戲,但如果你對這種事情嗤之以鼻的話,那就請不要對於國際的評價標準有任何意見。”

2010年《藝術創業論》的“續集”《藝術戰鬥論》出版,村上隆在此書收斂了那股傳銷大師式的煽動和口號激勵,更多地歸回到了藝術和藝術創作上。從梳理藝術的現狀與歷史,到什麼才是能接受歷史驗證的藝術,再到實踐中如何藝術創作,實戰中如何進行藝術運作,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完整的村上隆——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執著藝術家。他豪不避諱,自己研究藝術脈絡的目的就是找尋藝術界的規則,摸清那些在藝術市場中具有話語權的收藏家、評論家的口味和心理,而這些工作最終的落腳點就是要讓自己的作品賣個好價錢。

在他眼中,讓作品商業化賣個好價錢,並不會貶低作品的價值。他一直強烈抨擊當今的藝術院校教學的非功利性,對藝術院校避談商業的做法嗤之以鼻。但他卻拒絕將這個觀點進行逆向推理——即能賣個好價錢的藝術品,就一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今的藝術界被以資本主義為中心的巨大颱風所席捲了。金錢和價值常常被錯誤地畫上了等號。”

村上隆就是這樣一個和諧的矛盾體。一面提倡藝術家都應該為自己的藝術主張和概念搖旗吶喊,一面又嚴厲地指出藝術創業論並不是那種不談藝術經驗和訓練,而光靠語言去理解那些理論。紙上談兵是不可取的,連續三年以上,每天十六小時的藝術功底訓練必不可少。只聽村上隆的演講,或者只看過《藝術創業論》的讀者,會認為他是一個靠賣嘴皮子過活的藝術家。在《藝術戰鬥論》的實作篇中,村上隆用其代表作《727》和《小花1500》的創作過程,為我們展現了他作為藝術家的努力與苛求。

作為商業與藝術的最佳結合體——村上隆,在《藝術戰鬥論》中,一方面持續向讀者灌輸其在藝術商業化中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卻開始談論什麼樣的藝術品才具有真正的藝術價值,才能不被歷史所遺忘等“非世俗”話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