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國努力促進全社會教育公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0 13:28:45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擁有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國,正在積極努力促進全社會教育公平。正在四川省都江堰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國際化水準”成都會議的官員和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在教育領域特別在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公平教育,使社會全體享受到了平等教育機會,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全球尚有9600萬適齡兒童因教育公平缺失,未能獲得上學權利的背景下,中國已解決了學齡兒童‘入學難’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董奇認為,中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消除文盲的目標作出了貢獻。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國越來越重視縮小因地域、城鄉、家庭環境差異造成的教育公平差距,更多的公共教育資源流向農村、經濟不發達地區,彌補歷史、經濟等各種原因造成的教育“欠賬”,讓每個孩子都不“掉隊”。

如今,1200萬隨進城務工父母一同來到城市的農民工子女,也能和城裏孩子一樣,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殘疾孩子可以到專門創辦的特殊學校接受教育;在性別歧視較嚴重的農村,女孩們也和男生一樣,端坐在書桌前聽課認字;出身寒門、家庭經濟困難的學子,通過國家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獲得讀書深造的機會。

然而,龐大的人口規模依舊是中國教育改革前行道路上沉重的包袱。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教育在增加學生入學機會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教育規模急速外延式擴張的速度,將提升教育品質甩在了後面。

來自中國社科院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絕對貧困發生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相對貧困發生率逐年升高。造成這一人群貧困的根源在於窮人家庭沒有更多支出投資教育,缺乏改變命運的手段、能力和機會。這些人群進入職場後,低學歷、低技能,形成“低人力資本投資—低就業—低收入—低人力資本投資”的貧困惡性迴圈。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教育研究所所長辛那帕説,“研究表明,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文化水準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很大影響。”他認為,改變家庭貧困學生命運舉措是應該提高公辦學校的辦學品質。

“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正面臨教育品質危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認為,公平與品質是當代世界教育共同的價值取向,落實公平與優質的價值取向,對各國教育都提出了挑戰。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西部城市成都,是中國探索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實驗地區之一。從2003年起,成都市逐步探索教育規模內涵化發展,通過多種方式均衡辦學資源,在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品質、幫助教育水準薄弱學校快速發展、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經過多年財政補貼等政策的支援,成都城鄉學校間差異不斷縮小。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目前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生均佔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生師比幾個指標方面,鄉村小學已經逐步趕上甚至超過部分城市小學。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表示,根據中國政府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未來10年,中國在9年制義務教育期間,將不再有精英學校,每個省份的每所學校都將配置同等的基礎設施配置、高素質教師,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高品質教育,國內“高燒不退”的“擇校熱”將成為歷史。

伊琳娜·博科娃説,“中國的《教育規劃綱要》承諾要普及學前教育,並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援農村、貧困以及少數民地區,這是有利於貧困人口的智慧政策。”

一些專家呼籲,中國政府應制定出更多面向弱勢群體的補償性政策。不可否認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上大學或職業教育的機會,中國仍將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