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民間藝術奇葩熠熠生輝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7 13:55:38 | 文章來源: 北緯網

漢源花椒 羅光德 攝

晏場高臺 羅光德 攝

雅安位於川滇藏的交通要塞,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非物質文化藝術。9月6日,我市評選出了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評選出的10項有著濃郁雅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在歷史的河流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本報分兩期介紹。

蒙山黃芽傳統製作技藝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山茶,蒙頂山的茶早已名揚天下。我國六大茶類中,黃茶産品極少,黃芽是典型的黃茶産品。

黃芽具有極高的香氣、滋味、芽型等品質,經特殊的悶黃髮酵後,色澤黃亮,彰顯出“皇家氣派”。蒙頂山黃芽的傳統製作工藝凝聚了自唐代以來數十代蒙頂山茶人的心血和智慧,其選料為蒙頂山茶區清明前嫩芽,殺青時憑著炒茶師傅控制鍋溫,捧、撒、翻、抓等手工翻炒,兩次包黃使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自動氧化,形成了黃茶嫩黃的色澤。再經過師傅的復炒使茶香味達到最佳。最後用竹篾烘籠,鋪白布墊底,燃青杠炭烘焙最終形成外形扁平光滑,色澤微黃,甜香濃郁,湯色嫩黃明亮的黃芽。這也使蒙頂山黃芽成為中國黃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蒙頂山黃芽作為蒙頂山茶的代表名茶,傳承和保護,並使之發揚光大,有助於打造“蒙頂山茶”區域品牌,振興川茶。黃芽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其傳統製作技藝弘揚了國飲,展示了中國高端茶葉的形象。

漢源花椒傳統製作技藝

吃川菜的人幾乎都知道在雅安南部漢源出産一種香味濃郁的花椒,是川菜不可或缺的調料。

漢源縣位於大渡河中游,居橫斷山脈東緣,地處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的過渡地帶,氣候獨特,海拔高度從550米到4000多米,主要是沖積土、紫色土、黃棕土,年平均氣溫,日照數,降水量,空氣品質都非常適合花椒的生長。從唐代起至民國,漢源花椒就作為皇室貢品而被稱為貢椒,體現的就是漢源花椒作為貢品的珍貴。

漢源花椒不僅歷史悠久,還具有多種功能,作為醫用藥用,具有順風理氣、止痛祛寒、開胃健脾等功效;作為作料增添菜肴風味;經過現代人的加工還可以作為藝術品。其製作工藝極具地方特色,漢源清溪、建黎鄉的花椒被採摘後,經過人工露、曬、收、儲等幾道工序。每一步工藝都非常重要,容不得一絲馬虎,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使花椒的色澤、香味、效果受到影響。

以麻辣為代表的川菜,除了辣這一特點外,最具四川特色就是麻了。麻婆豆腐、麻辣火鍋、椒麻雞,四川的美味離不了麻,也離不了漢源花椒。經過傳統製作技藝炮製的漢源花椒香味濃郁,讓川菜在四大菜係中更加獨特。

民間竹號傳統製作技藝

在滎經你會看到一種長約一米的竹號,發出“嗚嘟嘟”的聲音,這就是非常有滎經地方特色的滎經竹號。

滎經縣誌載:滎經民間樂器主要有竹號等。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首擒孟獲在滎經,竹號起到軍事聯絡作用,有人推測竹號是模倣藏族(彝族)的大銅號演變而成;在民間普遍用竹號助陣豐收慶典,祈求風調雨順,祝願五穀豐登,福興旺,還常常在節日特別是春節期間作為娛樂。

“嗚嘟嘟,嗚嘟嘟”。圓潤、高亢、悠揚悅耳,穿透力極強,獨特的原生態音色猶如天籟,因此在滎經男女青年談情説愛也會用上這個可以隨身攜帶的樂器。小夥子常常一口氣吹上24個“嗚嘟嘟”,站在這邊山頭悅耳的聲音飄過山林傳到那邊山頭的意中人耳中,竹號也因此得了“過山號”之名。

滎經慈竹多,田邊地頭隨手砍一根便可製作一支竹號,現在的竹號經過改良加上口哨演奏成吹唱式音調。簡單的製作,獨特的音色,濃郁的地方特色,使滎經竹號在繼承傳統中不斷向前發展。

雅州龍虎榜·祭藥王

每年農曆4月28日,雅安都會舉行“雅州龍虎榜·祭藥王”,以武術養生、生藥業(梗子幫)藥鋪、醫生(咀片幫)等各界人士在藥王廟(龍虎榜)祭祀大養生家、氣功家、醫藥家孫思邈的民俗祭祀會。

這一活動要持續三天,各路人士在龍虎榜演武藝、亮功夫、教養生、講醫藥、祭藥王、擺藥王酒,在龍虎榜下仁義為先、展示民俗歌舞的典雅。不僅雅安本地人參加,還吸引了樂山、康定、西昌等外地的人來雅,趕會之時熱鬧非凡。

俗語“雅無三日晴”,號稱雨城的雅安,特殊的地理環境有利於藥物的生長,是川滇藏藥商集散之地,也是古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運進藏區的茶葉,藏區外出的藏藥都雲集雅安,商旅眾多,自設治以來,就有祭祀藥王,練武走鏢,武醫結合的習俗,龍虎榜産生於龍虎院,形成了在藥王會期進行“龍虎榜”的武功、養生醫藥的活動。

“龍虎榜”下仁義為先,未習打先修德,仁善之心,忠義之性,傳承民族傳統美德。而以武術養生又傳承了雅安地方民俗文化以武術養生的宗旨,養生、保身兩不誤。另外,它還傳承了雅安古時的一種摔跤子的運動,不同於摔跤,摔跤子之前要先比賽磨盤腿,最少是左右20個,才進行摔跤子技術較量,勾、絆、抱、摔等。自有“龍虎榜”以來,雅安地方的武林各門派及養生之士、醫藥界人士團結一心,弘揚地方特色的傳統武術、養生、醫藥文化,使民俗文化融入和諧文化,為和諧社會服務。

雨城晏場高臺

到晏場看戲,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在舞臺上展現,回顧歷史的同時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相傳古時候有位姓晏的老嫗在晏場這個地方設店經商,後來晏場便成集鎮而得名,從此商賈雲集此地。

清朝乾隆年間,變“花燈戲”為“川劇”以來,川劇在晏場這塊土地上紮根,形成了人人愛戲、看戲、懂戲的風俗。晏場也是茶馬古道、南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許多商人在此經商營業,素有“雅安第二場”之稱。從那時起晏場主宮的內外兩個戲臺上,每5年就會唱48本大戲,每兩年就要唱24本大戲,把雜耍從地方戲搬上了舞臺表演。

古時商家們要做生意不能飽眼福看戲,主持人就想法用平臺抬著遊街表演,看戲的人多,主持人就巧妙地在平臺上安裝上高高的鐵架,讓飾演者立於架上表演,這樣遠遠就能看到,以滿足商家的要求。自明朝嘉靖年間,臺戲就這樣開始盛行,從此臺會長盛不衰,晏場高臺會也由此而出名。

晏場高臺,臺架約1.5米,實木優質材料做成,下底中心鑽半孔,孔之間大小與實木剛好匹配,四方緊圍。用鋼筋搭支架,鋼筋一般為2米至3米,根據劇情需要將其彎曲,有的有多道彎曲,有固定的護胸保險圈,有腳踏處。道具依劇情的不同而使用,有刀、矛、蚊帚、馬鞭等。服裝也根據劇情需要而變換,先將衣褲套在鐵樁上,待人上去後再穿上衣服,上樁前飾者要先畫好臉譜。

晏場高臺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四川西部的典型舞臺可移動的一種藝術,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舞臺製作過程獨特,以戲劇人物造型為主進行展示,觀賞性、娛樂性融為一體,展示了晏場的地方特色文化。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