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不得已”開班為自己培養人才,到力求做中國領先的視覺藝術學院,教育培訓已經成為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戰略佈局。目前,水晶石數字教育學院已在國內開設5個分中心,它還把培訓課程開進了“211工程”高校,為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二次培訓。
水晶石培訓進大學開週末班
首家與水晶石教育合作的高校是北京林業大學。“我們在大學裏開辦的是短期週末班,兩三個月的時間,上課是在大學的一間機房,效果非常好。”水晶石數字教育學院副院長薛浩表示,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東西不一樣,水晶石的高校培訓班主要進行案例講解和分析。
市場需求是水晶石教育到大學開辦培訓班的主要原因。薛浩對水晶石教育每年的學員構成進行了大致分析。包括長期班和短期班,每年從水晶石教育畢業的學員有1萬人左右。其中,85%以上的學員是大學畢業生,10%多是在職轉行人員。在參加培訓的大學畢業生中,多一半是相關藝術專業學生。這也意味著,經過4年大學本科專業教育後,相關藝術專業畢業生還有二次培訓的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高校視覺藝術教育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精英教育,專業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基本定位於導演或較高端領域,多重理論,不重技術。二三類本科相關專業又面臨師資困難,學生只能學到技術皮毛。
薛浩表示,接下來,水晶石教育還將繼續加強與高校的合作。9月,水晶石教育將聯合國內外知名院校、軟硬體廠商、政府、行業協會,拉開規模浩大的“創意未來”活動,深入全國100多所高校進行技術交流和案例推廣。
“前店後廠”的辦學模式
數字産業被公認為21世紀的黃金産業之一,上千億元的市場容量,帶動的是30萬左右的人才需求,然而嚴重的人才缺失卻成為這一朝陽行業發展的桎梏。
“早在2003年,我們就進行了類似培訓工作,但當時只是為我們自己的製作公司培養合適人才。”薛浩坦言,一開始水晶石並沒有想做培訓,原始的定位是人力資源。“水晶石有好的技術但沒有人來,我們只有雇人,給他們錢,教他們技術,但後來發現好多人學完以後就走了,就想開始做吧。”
水晶石的教育培訓是從地下室做起的。“當時我們找了半天找到個地下室,收了點公司的舊電腦開始做。”薛浩回憶説,開始公司在培訓方面採取謹慎態度,考慮要不要做得更大,也會擔心技術分離出去,擔心培訓規模太大學生不能就業。然而後來發現每年培訓的學生就業不是問題,這樣就越做越大了。
目前,水晶石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在國內開設了5家分中心,涉及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和大連。“我們是一種‘前店後廠’的模式,現在所有水晶石教育分中心都有水晶石製作公司在。水晶石在中國有十幾個製作分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要在這些有製片分公司的地方都開設教育學院。”薛浩表示。
“我們的培訓已經做了7年,第一年培養的人員現在基本上都是水晶石公司的主力。”薛浩表示,水晶石公司規模為3000多人,現在每年吸收培訓學生的比例是有限的,更多的學生參與社會就業,且就業情況很好。
冷門專業的就業熱
動畫電影的熱映,也讓影視動畫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專業。然而今年5月發佈的《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中,10個大學本科專業因為就業困難被列為“紅牌專業”,其中數字創意類動畫專業名列榜首。
“現在的市場非常不理性。”薛浩肯定地表示,許多學生都想學習影視動畫,但這個專業是需要一定基本功和天賦的,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學生報名的時候,我們會根據他們的特點給予指導,可能他選擇的專業非常熱門,但有另外一個專業其實更適合他。有一些專業的概念炒的比較火,比如説動漫,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出色,當然也是有一定就業面的。”
分析水晶石教育學院開設的13個專業的就業情況後,薛浩表示,有些專業可能比較冷門,但就業率是很高的。比如動畫導演專業,不少學員在5個月的課程只完成4個月時就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此外,電視包裝、超媒體等專業就業情況也較為不錯。
對數字創意人才而言,橫亙在現實和夢想間的一道鴻溝,就是實戰經驗。水晶石數字教育學院院長劉朝暉表示:“這是目前創意産業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數字創意人才在就業時普遍遭遇的認知落差。
”商報記者 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