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留學生"要做哪些準備 能否培養"藝術大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6 09:08:40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中央美院國際預科班學生作品展

近年來,藝術品收藏和文化創意産業成為社會熱點,其經濟效益也不斷攀升,由此帶動藝考生數量呈持續上升狀態,“藝術”也因而成為一種“顯學”。對於眾多藝術考生和家長而言,國內的名校門檻太高,因此藝考生的出國留學大軍成為每年藝考結束後襲來的一股熱浪,並在各種留學機構的“推薦”下愈演愈烈。而留學真的可以培養出“藝術大師”嗎?

中央美院國際預科班主任黃鸝認為:“央美開辦預科項目的目的不在於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藝術留學這條路,我們要為確有需要並經過央美仔細考核評定,有潛力和適應力以及正確心態的考生提供一條最有保障最便捷的綠色通道。”

國外藝術教育特色鮮明

比起國內藝術教育的單一化模式,西方國家的藝術教育更加傾向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英國自1997年提出“創意産業”概念,之後的短短數年間,創意産業在英國已迅速成長為僅次於金融服務業的第二大産業,這使得英國有充足的經濟實力來扶持創意教育的發展;美國則是實用藝術的天堂,這要歸功於世界聞名的美國視覺藝術教育。其次,一些專家認為,國外培養出的藝術人才有旺盛的創造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因此,中國藝術生出國學習,首先需轉變思維,適應學習環境、有效汲取養分成為關鍵。

與國內大學相比,國外的藝術類大學更注重考生的創新能力及學習潛力,所以學生的作品成為很重要的入學指標。於是,很多國內“半路出家”憑藉突擊能力、英語能力去應考的同學,在申請國外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往往遇到此類情況,“作品集”成為考核考生的重要指標,國外藝術院校強調“沒有個性就沒有一切”,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老師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志。學生們充分聆聽自己內心的感受,並在出國前準備出能充分體現個人素質的作品,成為國內藝考生的必修課。但目前往往很多考生都忽略了這一點,準備不夠精細化。

“藝術留學生”要做哪些準備?

藝術生出國,應選擇哪些途徑?做什麼樣的準備工作?留法藝術學碩士、北京尚8文化創意園總經理薛運達提醒説,學生出國一般都會選擇留學仲介,也是因為仲介機構的宣傳推廣使這種模式深入人心。提交報名材料、輾轉申請報名,成為考生的必經過程,但是很多仲介不注重真實性,甚至通過偽造資質的做法對考生申請到理想學校往往“適得其反”。真實水準的反映、專業差距的彌補及英語水準的提升才是藝術生出國前的準備功課,而不是盲目跟風、好高騖遠,這才應該是國內眾多留學預科成立的初衷。

藝術留學預科,相比紛雜的留學機構數量較少,但品質同樣參差不齊。黃鸝主任告訴筆者,相比中央美院國際預科的辦學理念,很多預科是打著擦邊球在招攬生源,根本起不到實際的效果。中央美院作為著名的美術院校,在成立國際預科項目之初就本著“中國第一扇國際性藝術人才窗口”的理念,為考生配置最好的軟硬體條件、強大的師資力量,並且不惜重金聘請國際知名藝術家作為外籍教師親自授課,目的就是要完全模擬國外藝術教育的環境和模式,使學生順利“蛻變”完成過渡。“選擇藝術留學預科的標準主要包括辦學資格和背景、教學管理模式,師資力量及水準,以及是否具有與國外藝術院校的緊密對接關係等幾大要點。”黃鸝説。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