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時尚之間根本就是共生關係。兩者有著同樣的生命之源——創造力。
曾幾何時,音樂與歌星是時代的鏡子,反應人們所關注、熱愛的以及熱衷的生活方式。如今藝術與藝術家似乎已取而代之。在歐洲,人人都想跟藝術沾上點邊,藝術從未如此流行,它變得瘋狂而性感。有“藝術亞馬遜”之稱的網路藝術商店CultureLabel網的創始人之一Peter Tullin稱,他發現到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參觀Olafur Eliasson《自然》藝術展的人居然比逛英格蘭最大的購物區域藍水購物中心的人還多,於是他決定在網上銷售藝術品。
時尚與藝術的雙贏合作
LV與藝術家一系列的合作成果
有趣的是,奢侈品牌早已向藝術領域進軍。藝術與時尚之間根本就是共生關係。兩者有著同樣的生命之源——創造力。他們都依賴於新的視角和對現實的挑戰,都需要不斷地創新,都是心情的記錄和時代的縮影。大部分時尚設計師都會花大量時間流連于藝術館和畫廊,尋找靈感,並最終把這種來自藝術家的影響反應在其作品上,比如LV推出的向流行藝術家斯蒂芬·斯普勞斯 (Stephen Sprouse) 致敬的“塗鴉手袋系列”。上世紀20年,Coco Chanel就和畢加索等大畫傢俬交甚篤,還曾為俄羅斯芭蕾舞藝術家Serge Diaghilev設計服裝。
現如今,大大小小的時尚商店都想借一借藝術的名聲。從Agnès b.的藝術展到PUMA攜手倫敦最受歡迎的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推出的全球限量版The Reality Bag,高端時尚與奢侈品牌的觸角在藝術領域不斷延伸。儘管他們與藝術和藝術家合作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足夠雄厚的財力。有些品牌根本把這種贊助和支援看作慈善行為,比如Prada和Hermès的藝術基金會,儘管在別人看來這仍然是種推銷行為,或者是為品牌造勢。有的品牌則讓藝術家參與到産品的製作中來。香奈兒(Chanel)將其標誌性的菱格紋手袋作為全球性展覽——流動的藝術(Mobile Art)———的靈感來源,在由當今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未來主義的建築物裏,15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將獻上從菱格紋手袋的各項經典元素中得到靈感而創作的作品。
范思哲(Versace)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攜手Tim Roeloffs和Julie Verhoeven為其設計了新穎有趣的圖案。Roeloffs是一位荷蘭裔德國新銳設計師,擅長繁複的抽象拼貼畫,他為Versace設計了20件3D立體拼貼作品,並將品牌元素融入其中。受其作品啟發,范思哲主設計師Donatella Versace設計出的服裝異常美麗而與眾不同,在2008米蘭時裝周上轟動一時。這是一樁雙贏的買賣,藝術家的作品也因此而受到更多關注、吸引了新的受眾。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藝術家的關係更是多種多樣,至少,有三種形式尤為突出。首先是斥資億元英鎊由建築大師Frank Gehry設計的LV創意基金會藝術博物館,這座藝術博物館名為“LV創意中心”,由Suzanne Page擔任藝術總監,選址位於巴黎布隆森林,將於2011年竣工,屆時將有大量藝術品在其中展示。其次,在Maison旗艦店中有大量藝術品展出,一方面是彰顯LV品牌與藝術作品之間長久的關係,另一方面則如其執行總裁Bernard Arnault所説,“藝術是我們對自由信仰的最好證明。”而最有趣的是其位於香榭麗舍大道旗艦店頂層的LV藝術館,這裡定期舉辦各種時尚、旅行、古董及藝術展,顧客在購置手袋、鞋子和衣服的同時還可以享受文化的熏陶。最為有名的,還是LV與藝術家一系列的合作成果,那些原創的、大受追捧的設計作品——日本現代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為其設計的全新彩花LOGO,LV創意總監Marc Jacobs對此的評價是“這是一個由水母般的眼睛、唱著歌的苔蘚、會魔法的蘑菇以及各種神奇的生物組成的世界,我就知道我會愛上它”;Richard Prince改良的護士手袋;斯蒂芬·斯普勞斯(Stephen Sprouse)設計的塗鴉包。而這只是冰山一角,藝術家們以新鮮有趣的方式對品牌LOGO進行重新詮釋,賦予了他們全新的生命力。不僅如此,這些詮釋在商業上也大獲成功。
曾因設計天才Clare Waight Keller的加盟而煥發生機的蘇格蘭毛衣品牌Pringle也決定依靠藝術家的力量進行創新,攜手Hans Ulrich Obrist,Richard Wright等一眾當代設計師,重新詮釋Pringle的經典産品——女士兩件套毛衣及其Argyle格子圖案,創造出Pringle品牌執行總裁Mary-Adair Macaire口中的“可以穿著的藝術”。對她來説,這是公司戰略的重要一步,“我們不打算開設藝術館,我們的産品是以實用性為基礎的蘇格蘭奢侈産品,我們致力於傳播我們的創造性和投資價值以及與眾不同的穿著方式,我想這是目前市場所追逐的。”每件産品都只有195件單品,代表品牌195年的歷史。
另一些品牌與藝術的跨界合作則更為謹慎。英國時尚品牌Mulberry牽手英國東部最具活力的Fred藝術館,邀請5位藝術家設計了限量版大號包,每款限量100隻,售價395英鎊,銷售形勢十分火爆。該品牌又與攝影師Venetia Dearden合作,設計出在編織包袋中銷售Venetia為 Glastonbury音樂節創作的限量版新書。
愛馬仕(Hermès)的産品與藝術家的作品之間幾乎是各自獨立的,儘管藝術家們還是時不時會為其設計一些配飾,其2008年推出的圍巾系列就有受Josef Albers的作品啟發而設計的。不過Hermès的藝術基金也贊助各種藝術活動,包括音樂節、芭蕾與戲劇展覽等,或在藝術館,或在其遍佈全球的專營店裏。
勞力士(Rolex)則與全球眾多頂級劇院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英國皇家劇院,米蘭Scala歌劇院,維也納愛樂樂團等。Rolex儘量避免使用贊助一詞,這聽起來只是掏錢而已,他們想做的一方面是慈善,另一方面是強調品牌與藝術千絲萬縷的聯繫。其指導顧問項目則主要以慈善為目標,這個由Rebecca Irvin操作的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項目邀請了全球知名藝術家指導在各個藝術領域富有潛力卻並不知名的新秀們,這些藝術家包括畫家David Hochney,戲劇作家Peter Hall,作家Mario Vargas Llosa,電影導演張藝謀等。每兩年Rolex都會為藝術家和學生們牽線搭橋,併為藝術家提供5萬美金的報酬,其中一半于指導期間支付,另一半用於藝術項目的支出。這個項目不僅創造了傑出的藝術作品,也締結了非同尋常的師生關係。Hochney指導的學生Matthias Weischer是個德國畫家,他雖然畫得不錯,但從未走出過歐洲,作品內容局限于黑暗的內心世界。Hochney把他帶到洛杉磯,鼓勵他感受絢麗多彩的世界,使他創作出了大量豐富的作品。Vargas Llosa指導了一個來自哥倫比亞的年輕作者Antonio Garcia,他寫了一部非主流小説後就開始以為邊緣雜誌寫稿為生。Vargas Llosa督促他勤奮寫作,要求他每週五交一章作品並通過電話為其點評。現在Garcia的第二本書已經出版了。最讓項目操辦人Irvin感到欣慰的就是師生之間的這種關係,“我們原本設想的只是一種知識自上而下的傳播,但這變成了一種雙向的關係,指導老師們也從中豐富了自己。”
卡地亞(Cartier)基金會的成功也遠遠超出了其創辦人、現任集團主席Alain- Dominique Perrin的預期,“最初這只是一種幫助藝術家的方式,現在基金會成了人們欣賞佳作的最好去處。”創辦基金會的想法源自於Perrin本人對藝術的熱情,“我的父母都是收藏愛好者,我的許多好朋友,像Cesar Baldaccini等都是藝術家。所以1984年我決定為Cartier設立這個基金會。我們每年出資600萬英鎊資助年輕藝術家並購買他們的作品。我很高興地看到他們中的許多人現在已經非常成功了,如設計師Marc Newson和Philippe Starck,畫家Matthew Barney,攝影師Herb Ritts,一些人已經通過基金會的幫助舉辦了個展。”他説,“我深信藝術是屬於整個世界的,它是我們時代的見證者,對於這個時代的教育、品味乃至政治都有深遠的影響。即使在困難的經濟形勢下,我們也不會改變對藝術的支援,每一個Cartier人都為此而感到驕傲。”
藝術與奢侈品的共生關係延伸到網際網路空間是不可避免的。奢侈品牌集團LVMH已推出名為NOWNESS的網站,集合來自電影、時尚、藝術、設計、音樂以及文學領域優秀的作者,在一年的時間中每天創作一件藝術作品:或是短片、幻燈片,或是訪問、互動項目等。
藝術與商業行為之間的緊密關係也不免遭人詬病。法國作家Cecile Guibert在一篇致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文章中把藝術與奢侈品的結合稱作“商人藝術家”的擴散,宣稱沃霍爾的設想——“所有的商鋪都成為藝術館,所有的藝術館都成為商鋪”——正在成為現實。這種藝術和時尚的同謀,對有的人來説是對藝術的玷污和出賣,對另一些人來説則是把藝術家的想像力引入日常生活的路徑,是先鋒派藝術家們一直以來的夢想。毫無疑問的是,香榭麗舍大道上的LV旗艦店變得更為新鮮和賦予冒險精神、更值得遊覽了。
時尚品牌在藝術項目上確實所花不菲(Rolex的指導顧問項目每年要花掉約250萬美金,Hermès的藝術基金預算約為1850萬英鎊,Cartier藝術基金每年的預算為600萬英鎊),“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Cartier主席Alain- Dominique Perrin並不避諱這麼做的商業利益,“我必須證明這麼做對公司是有好處的。法國1987年通過的一部法律規定,公司用於藝術的投資是免稅的。”
Pierre-Alexis Dumas則持有不同看法,他是Hermès集團掌門人Jean-Louis Dumas之子,他的父親把Hermès從一個法國小公司發展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代名詞。他認為“我們支援藝術的唯一理由是藝術與産品之間的關係是文明進步的基石,保持這種關係的生命力是Hermès的使命。”
但當我們回到藝術世界對奢侈産品的真正訴求時,Chanel女士的話或許是最好的詮釋:我要成為即將到來的世界的一部分。這也是每個品牌必須做的,因為他們不僅要生存,更要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