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昆(左)和余隆(右)合作《黃河》鋼琴協奏曲。
每到歲末年初,新年音樂會都會在京城各大舞臺粉墨登場,剛剛結束的四場大餐也各有風味。連續18年的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搬上了世界級的班貝格交響樂團,走的仍然是西洋經典路線;連續4屆的“中國之聲”新年音樂會則中國風十足;今年國家大劇院請來了旅歐著名小提琴家楊天媧和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點睛;中國愛樂以建國以來本土經典作品為主體現年代感。
國交勁吹中國風
2010年,國交首次決定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中國之聲”新年音樂會,從首屆執棒的指揮家李心草到本屆音樂會的陳燮陽,如今這根指揮棒已經傳遞了數次,而在這根古典音樂接力棒傳遞的過程中,“中國之聲”國交新年音樂會已經逐漸成為京城一個響噹噹的金字文化品牌,成為一年一度文化迎新活動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
當然,觀眾選擇欣賞一台適合自己的新年音樂會,除了好的指揮家、好的樂團等“硬體”條件之外,作為“軟體”的音樂會曲目也是最重要的考量目標。事實上,可以選擇的曲目實在多得數不清。在去年12月30日晚國交提供的演出“功能表”上,既有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金曲,同時也選取了一批國內著名作曲家極具濃郁民族特色的交響和管弦樂經典作品,如鄭路、馬洪業的《北京喜訊到邊寨》,劉湲的《火車托卡塔》,關峽的《朝陽溝》序曲,王洛賓作曲、李文平編配的《在銀色的月光下》以及陳燮陽親自改編的《菊花臺》等,讓觀眾在欣賞古典音樂的同時感受中國風的華彩。
愛樂主打紅色經典
中國愛樂樂團2014年新年音樂會2013年12月30日在新清華學堂舉行,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進行了現場直播。今年的中國愛樂新年音樂會特別策劃推出了“中國作曲家經典作品”主題,包括鋼琴協奏曲《黃河》、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紅旗頌》、交響詩《嘎達梅林》、歌劇《白毛女》以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段等一共10部經典的中國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不但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民族管弦樂,同時也代表了建國以來不同時代人們的記憶。
音樂會強大的獨奏及獨唱家陣容同樣為這場音樂會贏得了巨大的人氣,著名鋼琴家劉詩昆擔任鋼琴協奏曲《黃河》獨奏,小提琴家文薇領銜《梁祝》,鄧建棟、戴玉強等音樂家也加盟演出。在音樂會現場,每一位明星級的音樂家出場都掀起了如雷的掌聲。除了現場的觀眾之外,全國範圍內的觀眾更是通過央視直播同步收看了這場音樂會,一位觀看了直播的觀眾在微網志上表示,中國愛樂樂團的新年音樂會“夠創意也夠親切”。
人民大會堂愛外援
2013年12月31日晚,喬納森·諾特攜手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德奧風格濃郁的新年音樂會。
自2008年始,每一年北京新年音樂會開場曲目都是中國作曲家呂其明的《紅旗頌》。至今,北京新年音樂會的資深樂迷已經聆聽了以色列愛樂、BBC愛樂、德累斯頓愛樂、莫斯科愛樂、布達佩斯節日樂團演奏的不同版本。31日當晚,諾特與班貝格交響把德國人嚴謹的個性、德奧曲風的雄渾、厚重與《紅旗頌》的莊嚴、昂揚和革命浪漫主義融為一體,使中國觀眾耳目一新。
此外,今年的北京新年音樂會演出現場的曲目以柴可夫斯基、瓦格納、德沃夏克三位世界著名音樂大師的經典傳世之作為主,柴可夫斯基膾炙人口的《天鵝湖》《胡桃夾子》選段恰巧紀念“老柴”逝世120週年。瓦格納的經典作品《紐倫堡名歌手》《羅恩格林》,不僅是向這位音樂大師誕辰200週年致敬,也十分符合中國觀眾迎接新年的心情。
國家大劇院挺巾幗
2013年12月31日晚,不少觀眾提前1個小時等候國家大劇院舉辦的2014北京新年音樂會,上座率高達9成半。音樂會以《瑤族舞曲》《良宵》兩首中國現當代音樂經典開場。緊接著,旅歐小提琴演奏家楊天媧與樂隊共同奏響《梁祝》,她以嫺熟的技術與醇正的韻味,讓觀眾領略到了這部經典作品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曲畢,觀眾熱烈的掌聲將楊天媧重新喚回舞臺,一首帕格尼尼《隨想曲》引爆全場。音樂會下半場同樣彰顯“巾幗特色”,女高音歌唱家和慧為觀眾演唱了歌劇《燕子》《西西裏晚禱》裏的兩首選段,寬厚乾淨的嗓音、富有戲劇張力的藝術表現力,展現了這兩首經典義大利女高音咏嘆調的柔情與高貴。
與往年的北京新年音樂會略顯不同的是,此次新年音樂會主打華人藝術家。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也是首度執棒,攜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以及在世界舞臺上享有盛譽的華人音樂家和慧、楊天媧為觀眾帶來了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