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印象-國樂》亮相反響大 獲讚真正“好聲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27 09:52:58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

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因世界著名導演王潮歌“一元錢”執導而聲名大噪,8月26日,隨著這場民樂盛宴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的首演,這臺以創新為手段、大膽越界、突破國樂的常規演出模式第一次把演奏家引入劇情的時代化民族音樂會。

《印象-國樂》以顛覆為關鍵詞,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突破了傳統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段落式的寫作模式,而是以戲劇串聯曲目的方式呈現演出。胡曉泉、曾格格等藝人極富靈氣的演奏,讓整場演出充滿東方元素,中國民族美學和民樂文化被發揮到淋漓盡致。最為獨特的環節是在音樂會上,演奏家們直面觀眾,講述自己的音樂人生,以真實細膩的口吻和感觸撥動觀眾心底的樂聲。面對王潮歌對國樂的全新演繹,專程聆聽首演現場的蒙牛乳業集團總裁孫伊萍不由發出感慨:“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好聲音’!”她同時表示,這場演出“可以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的一句詩來形容: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感謝潮歌,發掘了國樂這沉睡的藝術精靈,讓它重新飛翔在國家大劇院這音樂的聖殿。”

此次《印象-國樂》的創作,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傾盡全力,她突破了傳統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段落式的寫作模式,以戲劇串聯的曲目方式,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猶如詩篇,宏偉壯麗。整臺音樂會主題鮮明、旋律優美動聽,貫穿始終。在音樂會上,演奏家直面觀眾,講述自己的音樂人生,和觀眾一起對自身的精神歷程重新評估,從而完成一個人的精神復明。

談到《印象-國樂》的創作思路時,總導演、總編劇王潮歌説:“音樂是與人通情、通性的一種實際存在。真正的音樂不存于你的耳膜上,它只存在於你心靈的那絲飄緲之間。近距離聆聽民族音樂,你聽到指尖在琴弦上劃過,你聽到琴板和你心靈共振,你真的會相信有一種語言叫國樂,有一種生命叫國樂,有一種力量叫國樂。音樂是人格象徵,而當你有機會近距離凝視那些演奏者,和他們交談,你能感受到他們平凡外表中的不平凡,你會相信有一種淡定叫國樂,有一種良心叫國樂,有一種信仰叫國樂。”據悉,此次總導演王潮歌是以“一元稿酬”執導《印象-國樂》,談到得失,王潮歌説:“我跟席強團長説我會盡心竭力,只要我把這份心拿出來給您,您托著接好了,就夠了。” 此次王潮歌帶領印象團隊班底叢明玲、張冬等執行導演全情投入民族音樂,為民族音樂的演出再創一種新語體。

■《印象-國樂》概況

中國民族音樂的最高殿堂——中央民族樂團傾六年心血籌劃、三年時間磨煉,攜手世界著名導演王潮歌傾力推出“印象”系列演出宏篇巨制——《印象·國樂》。

該劇目創意誕生自2008年,出品人、總策劃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希望創作一部能夠體現中國民族音樂厚重的文化歷史與創新的民族器樂表演劇目。從那時起,中央民族樂團開始著手與國內眾多敦煌研究學者、音樂學家、樂器製造廠籌劃共同研究復原數千年前的中國古老樂器,讓最有魅力的中國音色能夠在今天被人們聽到、看到,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為值得敬畏的中國音樂盡一份心力。

終於,2013年,“印象”系列演出的總導演王潮歌也懷著一顆傳達真正中國音樂的理想以及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心願投入到了創作團隊,與中央民族樂團一道傾盡心力於2013年最終創造出首部進駐高雅藝術殿堂的非傳統劇目——《印象-國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