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隆福寺》東方劇院收官 想喚起北京觀眾記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7 10:54:25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寺廟和尚(高亞麟飾)和青年人(李林飾)講隆福寺歷史

寺廟和尚(高亞麟飾)和青年人(李林飾)講隆福寺歷史

出身曲藝世家的馬小祥(左)進行現場三弦伴奏

出身曲藝世家的馬小祥(左)進行現場三弦伴奏

吆喝叫賣、拉洋片、京韻大鼓、單弦,故事中的人説著現實,現實中的人回憶著歷史。5月26日晚,話劇《隆福寺》在東方劇院結束了首輪最後一場演出,在林兆華導演的這出“不像戲的戲”中,濃重的北京味兒和對北京文化傳承的思考融入劇中的每一個角落,不經意間撥動了觀眾的心弦,歡笑間帶來一聲輕輕的感嘆。

三個時期折射京城變遷

“冰糖葫蘆唉——”話劇《隆福寺》開場一聲悠揚的吆喝回蕩在舞臺上,勾起觀眾對老北京的無限回憶。

話劇《隆福寺》截取了1901年、1949年、1976年三個歷史時期,在一老一少的對談中,娓娓道來隆福寺以及老北京的百年滄桑。1901年,隆福寺廟會上穿梭往來的百姓和攤販,顯示出當年“一日能消百萬錢”的盛景;上世紀五十年代熱火朝天的市場改造,伴隨著鼓點清脆的京韻大鼓,展現著新舊時代的交替;七十年代唐山地震後隆福寺的拆遷,則在磚瓦間觸發了觀眾心中的悵然和追憶。隆福寺的三個時期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北京城百年間的市井生活和風雲變幻,並在結尾處預示著隆福寺美好的未來景象。

話劇《隆福寺》將曲藝與話劇融合,以獨特的敘述方式講述出隆福寺的歷史,讓觀眾在劇場中感受老北京文化的氣韻,在笑談之間回顧歷史的前塵過往。另外,為了讓人們了解更多老北京的歷史民俗,劇中舞美布景雖然十分簡單,卻用一些多媒體展示的老照片引出不少知識。

借鑒民間曲藝表現形式

在《隆福寺》的創作中,導演林兆華曾直言要做“不像戲的戲”。演出開場前,演員在臺上一邊訴説著和劇情相關的故事,一邊插科打諢地與台下的觀眾閒聊,沒有嚴肅的劇場氛圍,演出自然開始。

該劇在演出中借鑒了大量的民間曲藝表現形式,京韻大鼓、單弦等曲藝形式的表演為該劇鋪墊了濃濃的京味兒色彩。演出中沒有貫穿始終的故事,也不見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兩位主演高亞麟、李林時而是劇中的人物,時而又變成現實中的人物點評著隆福寺的歷史。劇中還邀請了一位曾經在隆福寺做生意多年、親眼見證那場大火的隆福寺“老人”在臺上講述那段歷史。看似隨意的穿插,將隆福寺的過去與現代、傳説與現實結合在一起。

對於這樣一個“不像戲的戲”,很多觀眾感覺不適應。劇中沒有話劇觀眾熟悉的舞臺腔,取而代之的是老北京話和山東方言,有觀眾表示,該劇故事性不強,語言過於隨意,像是在舞臺上扯“閒篇兒”。林兆華表示:“做這樣一齣戲,我沒什麼態度,就是想喚起北京觀眾的記憶。《隆福寺》比較貼近老北京的民俗風情,形式上沒什麼特殊的,戲裏能發揮曲藝形式,是因為有曲藝界的人,糅在戲劇裏好玩兒。”

山東方言增添幽默色彩

除了串場營造時代氛圍的群戲演員,《隆福寺》幾乎可以看做是一台兩個人的對手戲。劇中主演高亞麟在劇中飾演了寺廟和尚、北京大爺兩個角色,高亞麟在劇中的演出既搞笑同時又不失沉穩,駕輕就熟的山東方言給該劇增添了許多幽默的色彩。

談到演這部戲的感受,高亞麟説:“我之前每次排練的感覺不一樣,就像倆人聊天一樣。生活常態就是這樣,走到哪兒是哪兒吧。隆福寺就像是老北京的縮影,裏面應該有老北京的記憶,老北京的共鳴。這些天我們蒐集了很多隆福寺的資料,在排練的時候加入了對隆福寺的認識,劇本現在調整得很有意思,有我們自己的感受,幽默也加足了。”

劇中的另一位主演李林,身為80後卻熱愛傳統曲藝。當天,在舞臺上過足了戲癮,李林表演的吆喝叫賣、拉洋片、京韻大鼓、單弦,一時間喚起了關於老北京的記憶。

演出中的另一大亮點是,出身曲藝世家的馬小祥的現場伴奏,馬小祥的三弦伴奏如同臺上的另一位“主角”,情緒豐富的聲音效果和兩位主演相互應和,一把三弦幾乎挑起了整場的配樂,令觀眾讚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