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小橋流水間走進戲劇的夢境 烏鎮戲劇節正式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9 14:42:20 | 文章來源: 解放網-新聞晨報

今天,擁有1300歷史的古老江南小鎮烏鎮,將迎來她漫長生命中的特殊一站——“2013烏鎮戲劇節”在這裡開啟了夢幻之旅。戲劇節總策劃丁乃竺接受專訪時坦言,對全球戲劇人來説,“烏鎮戲劇節”將不是一個孤立的名字,而是與英國的愛丁堡戲劇節、法國的阿維尼翁戲劇節遙遙呼應。而對於愛戲人而言,這將是觀賞歐洲、美洲和華語地區頂尖巨作、感受戲劇與人生充分交匯的11天。

欲媲美愛丁堡戲劇節

沒有人會想到,黃磊2000年在烏鎮和劉若英一起拍的那部叫作《似水年華》的電視劇會成為一切的緣起,因為那時賴聲川和丁乃竺都還不認識黃磊。“2006年,那時候我們和黃磊因為合作《暗戀·桃花源》才認識熟悉了,那時黃磊就説:‘賴老師,你一定要去一個地方,你一定會喜歡’,結果就把我們帶到了烏鎮。”丁乃竺説,全球很多地方都有戲劇節,但只有英國的愛丁堡戲劇節和法國的阿維尼翁戲劇節被大家記住了,為什麼?蘇格蘭的城堡很多,法國的城堡也很多,但戲劇強大的生命力讓這兩個地方滋生出一種活的新的東西,讓這兩個地方被大家記住了,這也許就是文化的力量。既然如此,那麼,烏鎮也可以。

賴聲川看到烏鎮的古戲臺後很開心,同時發現很多空置的倉庫,提出可以將倉庫改裝成小劇場。剩下的就是一個大的主劇場了,劇場建設受到了當地的支援。就這樣,烏鎮戲劇節由一個豪華的主劇場,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代舞臺,和若干通過倉庫改建而來的小劇場組成。“主劇場是我們專程從台灣地區請來的建築師專門為烏鎮設計的。經過幾年的打造,7個各具特色的劇場紛紛落成。相信有了這些硬體條件後,所有人到了烏鎮都會被吸引,這裡真的很夢幻,可以通過文化讓這個地方更加發亮耀眼。”

歐美和華語頂尖製作雲集

今天起,一批歐美和華語地區的頂尖製作、12部青年競演劇目將逐一亮相7個劇場,近千場古鎮嘉年華表演也將在烏鎮街頭歡騰,總計來自全球超過120組表演團體,將在這裡進行超過500場的演出。關於劇目,除了賴聲川即將來滬的8小時長劇《如夢之夢》,丁乃竺還特別推薦了《最後的遺囑》和《鐵軌之舞》。《鐵軌之舞》的編劇黃哲倫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獲得美國戲劇托尼獎的華裔編劇,作品具有精緻的美式舞臺喜劇的神韻,且出乎意料地將滿溢的情感導入亞洲演出形式的神秘儀式中。“鐵軌”是其1980年代早期作品,用傳統京劇的舞臺表現手法講述了一個隱秘動人的美國故事,在烏鎮上演將別有一番味道。《最後的遺囑》則由美國先鋒戲劇教父羅伯特·布魯斯汀創作劇本,大師這次也是受到賴聲川的力邀而來。

“《如夢之夢》的主題是透過別人看到自己,《鐵軌之舞》在探討華人在早期美國社會的生存現狀,它是賴聲川親自製定的,因為包括黃哲倫的《蝴蝶君》等作品都曾經令賴聲川感動,所以賴聲川老師親自邀請。還有歐丁劇場這次帶來的《鯨魚骨骸內》也很特殊,乍看之下極為簡單,是最能清楚了解導演兼編劇尤金諾·芭芭某些著作意涵的作品。而國內劇目中,《四世同堂》、《空中花園》都是在國內家喻戶曉的戲目了,但是能在同一個時間段集體在烏鎮出現是很難得的,尤其是看完戲後走在烏鎮夢幻的景色中,感覺肯定有所不同。”

在古鎮編織戲劇之夢

這次戲劇節的主題是“映”,有反映、展映的意思,在丁乃竺看來,每一個走進其中的人好比一面鏡子,這些戲,這些人,會在你的眼中或者夢裏投射出什麼?

“這些年華人戲劇圈很努力在奮力向前走,但好像西方還沒有看到。戲劇有它天生的障礙,就是語言障礙,那麼,這次我們就來做一個嘗試,看看有沒有可能突破。”因此,戲劇節的案頭工作驚人,所有作品必須都有中英文兩種字幕。隨著開幕的臨近,老外藝術家們顯得尤其興奮,他們走進古鎮後表現得更興奮。“這裡一定是令他們驚艷了,他們的興奮也散發出一種熱力,我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在丁乃竺看來,這就好比一件古董的魅力不在於陳列,而在於有知音。一座古鎮的生命力,也在於有更多鮮活的生命在那裏發酵。

這11天,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重要的一個酵母分子,令人期待。“小橋流水,水榭樓臺,走進這裡,我自己都感覺是走進了一個夢境,有點暈暈的。請大家一起來吧,走進這個夢,我們一起把這個夢境延續下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