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斯圖加特之聲”上海奏響 孫穎迪加演中國樂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7 09:26:48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繼1月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後,上海交響樂演出市場上鮮有世界名團來訪。4月4日晚,德國名團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在東藝奏響了一場德法音樂專場,新任音樂總監斯蒂凡·德內夫執棒指揮。本土鋼琴家孫穎迪也在音樂會上攜手樂團展現了他“原色李斯特”之外的功力,將舒曼詮釋出豐富的情感色彩。

德內夫從2011年9月起就任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這是他與樂團的第二個演出季。德內夫此前曾表示,他在繼承諾靈頓爵士(前任首席指揮)傳統的基礎上,也要與樂團尋找新的“斯圖加特之聲”。“我常常想像自己是個畫家,在音樂中尋找色彩和細節。”因此,德內夫在音樂會上演繹了柏遼茲與德彪西兩位法國作曲家的作品,除了展現樂團的精準,也用音樂展現了他的“調色”功力。

明媚的柏遼茲《羅馬狂歡節》序曲開場,讓音樂會開場洋溢著濃郁的春日氣息。暖意融融的抒情弦樂點綴古靈精怪的長笛,爆炸性銅管力度十足,剛勁輝煌,頂著“泡麵頭”的德內夫一曲作罷,面色通紅。

孫穎迪與樂團的合作亦值得稱道。這位本土“學院派”鋼琴家近半年來花了不少心力研習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首舒曼一生中創作的唯一鋼琴協奏曲,傾注了作曲家高度的熱情,無論是熱情的快板、優雅的行板、活潑的快板都在鋼琴家的指下詮釋得極為到位。孫穎迪的演奏極富變化性,與德內夫的合作中常有視線交流。

同一主題反覆出現,作曲家以不同口吻呼喚愛人克拉拉的名字,孫穎迪演奏時的表情與琴音同樣反映樂思,可謂是“聲情並茂”的演出。獨奏華彩段落,孫穎迪運指如飛,焦灼的情緒滲透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柔情,樂聲袒露豐富的層次,而在琴聲中不斷變換色彩正是孫穎迪的強項。

協奏曲後,孫穎迪返場,向場上樂團成員介紹當天正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併為觀眾加演了中國樂曲《平湖秋月》。孫穎迪在演出前告訴早報記者,能與血統純正的德奧名團合作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很高興。且這部作品不像傳統德奧作品那樣沉重,別具靈性,與整場的其他曲目搭配相得益彰,使得整場音樂會的可聽性非常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