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妄談與瘋話》亮相先鋒劇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23 16:45:46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妄談與瘋話》亮相先鋒劇場

11月21日晚,由麗華星光、哲騰文化聯合出品,李伯男執導、六六原著、何念編劇的話劇《妄談與瘋話》亮相北京國話先鋒劇場。這是該劇在北京的第二輪演出,今年7月該劇曾作為2012人藝實驗劇場優秀小劇場劇目邀請展演作品,好評如潮,但因演出票緊俏,很多粉絲一直是只聞其聲,難觀其劇,直到昨晚才一睹《妄談與瘋話》的真面目。

六六雜文化為舞臺故事,臺詞犀利,見解獨特

可能是由於著名女作家六六的加盟,《妄談與瘋話》展現出了與李伯男《剩女郎》、《嫁給經濟適用男》、《隱婚男女》三部曲不同的氣質,雖一樣深刻犀利,但格調上多了幾分文藝的氣息。輕鬆有趣的表達了都市男女在當下情感中的困境與幸福,用最直接,最深刻的形式去觸及人性,激發人對生活的思考和追問,深刻而不深奧地集中展示出角色週旋于友情、愛情、生活、生存中的悲喜劇,在情感上更具濃度,在思想上更具深度。

“有人問我:分手那麼久了還記得你的前一任麼?怎麼説呢?記得顯得太花心,不記得,顯得太薄情,其實我覺得,那個人就好比我走路撞上了一個電線桿,很痛,以後我走路都會繞著電線桿走,可能很久以後,我都不記得撞得有多痛了,可是,那個電線桿,永遠都在。” 當演員在舞臺上説出這段臺詞,很多觀眾感嘆唏噓起自己的舊時年華。可能是基於六六原本精彩的文字,《妄談與瘋話》的臺詞成為了本劇的一大亮點。而劇中那句“忘記一個人很簡單,不見或者不賤”的口號更是在都市男女心中濺起不小的漣。“我是看到這句宣傳語,才來買票的,果不其然,這戲和這話一樣,一針見血,戳得劇場裏很多人唏噓不已。”一位觀眾説到。

“失戀”一年後,再度“瘋話”

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對此劇都很動情。有觀眾將此劇與去年同期檔電影《失戀33天》做了比較,“去年這個季節看的是電影《失戀33天》,自己失落的心當時很受鼓舞。一年以後的今天,我看了話劇《妄談與瘋話》,內心對於感情、對於生活更加有信心和勇氣。”

話劇《妄談與瘋話》在現在這個被很多人認為“愛情不被信仰”的年代,帶給當下很多青年一些思索與鼓舞。“誰都失戀過,誰都受傷過,但是你若走不出來,就只能一直治愈無望。”主演張丹妮説:“之所以接演這部劇,是因為在看劇本的時候它深深地打動了我,我覺得《妄談》一定能夠引起很多觀眾的共鳴,因為這種情感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生命中的必然。”

演出結束當晚,網路上出現了上百條與“妄談與瘋話”相關的微網志。“劇名雖然叫作‘妄談’、‘瘋話’,可是我覺得劇中的每一句話都真真切切,就像在説我自己。我們越來越能從生活中學會如何面對失敗、忘記憂傷的那種堅強。這種堅強只能自己學會,只能傷痕纍纍後才知道好好愛自己才那麼有必要,只能失去後才明白愛別人之前先好好愛自己才是硬道理。你成為不了誰的唯一,誰也不會成為你的唯一。”一位網友寫到。

李伯男説:“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11月21日話劇上演的這天,正是導演李伯男的生日。全劇演出結束後,全體主創一同為導演溫馨慶生,每一位到場的觀眾都拿到了劇組送出的糖果。

“一輪演出的時候,我看很多人在微網志上説這個戲比較現實,看完了心裏很酸,會難過,所以我特意讓劇組準備了糖發給觀眾。《妄談》這個戲應當説是講述了幾個我們身邊最真實的故事,很直接,也有人覺得殘酷,但戲劇往往就是這樣,揭示最本真和最極致的一面給你看,但曲終人散之後,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生活比蜜甜。”導演李伯男錶示:“生活給了我們希望,也給了我們失望。如何去品嘗這些得意與失意,就要看你給自己選擇什麼味道。其實,在劇中你看到了生活中的五味雜陳,生活中你才會覺得那些甜的部分格外美好。”

據悉,結束這輪演出之後,劇組還要馬不停蹄奔赴上海,準備11.28-12.9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巡演。“上海首演的時候原著六六看完後説了一句話,我希望李導和何念能趁熱打鐵,再來一部《妄談與瘋話2》,因為我覺得只看一部,不過癮。” 製作人田旭説:”我覺得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