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展現音樂大師傳奇之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9 16:33:01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吉爾摩先生一直努力勸説施特勞斯去美國演出

吉爾摩先生一直努力勸説施特勞斯去美國演出

美國樂迷

美國樂迷

施特勞斯夫婦在前往美國的郵輪上

施特勞斯夫婦在前往美國的郵輪上

9月18日晚,《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一八七二年約翰·施特勞斯訪美的故事》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舞臺上揭開了大幕。這是國家大劇院創排的一部既不同於歌劇也有別於音樂劇的“音樂戲劇”,獨特的故事選材和新穎的表現形式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觀看。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裏,輕鬆幽默的戲劇橋段,配著施特勞斯經典曲目,再加上精心編排的舞蹈和合唱,呈現了一台集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精彩大戲,讓觀眾目不暇接。

“1872”首次被搬上戲劇舞臺 大膽創意塑造全劇極強可看性

也許是由於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緣故,施特勞斯算得上是中國觀眾最熟悉一位西方音樂家了,他的許多圓舞曲都在中國廣為流傳,但關於他1872年訪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甚至在很多史料和傳紀中都很難找到。國家大劇院此次獨闢蹊徑,首次將這段音樂往事搬上了戲劇舞臺。據悉,該劇故事取材于《李嵐清音樂筆談》中的相關內容,由著名編劇喻榮軍操刀改編,全劇的創排得到了李嵐清同志的親自關懷和指導。在還原1872年這段往事的同時,國家大劇院在全劇的表現形式上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意,不同於觀眾所熟悉的“音樂劇”概念,創造性的以“戲劇+音樂”的新穎形式,既講述了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又承載了大量的經典音樂元素,以戲劇為主線,融合音樂、舞蹈、合唱等多種藝術樣式,使該劇可看性極強。9月18日當晚的歌劇院幾乎座無虛席,近兩個小時的演出中,亮點頻出,而中國觀眾最熟悉的《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藝術家的生活》圓舞曲,《輕浮的家族》波爾卡,《金星》波爾卡,《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等也始終貫穿全劇,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有觀眾表示,“該劇還原歷史的手法很巧妙,全劇要比歷史本身更生動、更傳神。”

戲、樂、歌、舞融于一台 “比歷史本身更生動、更傳神”

第一幕一開場,在施特勞斯的一段獨白之後,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竟然出現在了觀眾眼前,施特勞斯如日中天的音樂事業正在這裡輝煌的鋪展。這一幕的重頭戲是施特勞斯與美國經紀人吉爾摩之間的“鬥智鬥勇”,男主角施特勞斯由國家話劇院實力派演員宗平擔綱,吉爾摩則由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跨界出演。前者傲慢、保守、敏感,後者則巧舌如簧而又充滿激情。在出訪美國的問題上,一個百般推辭,不斷增加談判砝碼;一個萬般勸説,幾乎磨破了三寸不爛之舌。兩人的對手戲帶來不少喜劇效果,而施特勞斯夫人、女僕、管家的加入,更是讓這樣一場爭執混亂而喜感。姜昆扮演的吉爾摩可謂讓觀眾眼前一亮,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正如他在之前採訪中所説的:“在這個舞臺上,我希望觀眾忘了相聲、忘了姜昆,看見的只是一個凡事都能搞定的‘神人’吉爾摩。”

第二幕中,施特勞斯經過一番掙扎,終於踏上了美國的土地。這一幕的故事同樣令人捧腹,讓觀眾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各路粉絲與媒體對“圓舞曲之王”展開圍追堵截,初來乍到的施特勞斯對美國式的狂熱嚴重“水土不服”,情急之下,不得不拔光了自家小狗的狗毛冒充自己的頭髮以供樂迷之需。面對即將到來的史無前例的超大型演出,矛盾中的施特勞斯更是寢食難安,甚至想逃回歐洲,而原華扮演的妻子則在關鍵時刻,讓他醒悟:“演出,有可能身敗名裂;但不演,一定會身敗名裂!”這一幕中,為了表現美國特有的氛圍,在國內頗有影響的爵士樂組合夏佳五重奏專門創作了浪漫搖擺的藍調爵士進行現場演奏,配以純正的美式踢踏舞,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而在舞美背景的呈現上,大量採用了美國式的海報招貼畫、廣告牌、霓虹燈等,讓人仿佛置身熱鬧的波士頓街頭,充分營造出了那個時代美國的社會風情。

第三幕無疑是全劇的高潮,展現了1872年約翰·施特勞斯親自登臺的那場萬人音樂會的空前盛況,很多節目也都是當年節目的重現。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人民大學青年管弦樂團兩支樂團組成了共150多人的樂隊現場起奏,在指揮張藝的出色調控下,兩團的演奏宏大、層次豐富,表現令人稱道。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歌劇《阿依達》中的“凱旋大合唱”、歌劇《遊吟詩人》中的“鐵砧大合唱”等一系列歌劇經典曲目被精彩演繹,博得了滿堂喝彩。舞蹈同樣是第三幕中的一個亮點,首次為《藍色多瑙河》編排的雙人芭蕾,由中央芭蕾舞團曾獲莫斯科芭蕾比賽金獎的管文婷和同伴王瑋呈現,兩人用肢體藝術把多瑙河優美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為《威廉退爾》序曲編配少年“迎賓舞”則由北京二中舞蹈團演繹,活力四射,英姿颯爽,氣勢不凡。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幕中,整個舞臺布景是一整面巨大、斑斕的彩繪玻璃,細細看來,其間的圖案也是頗具美國味道的酒館爵士樂演奏的場景。擔綱該劇舞美設計的張武表示,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歐洲教堂的彩繪玻璃,但圖案卻不是宗教人物,而是換成了美國元素的爵士樂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暗合該劇的故事——那就是美國與歐洲的碰撞與交融。

據悉,音樂戲劇《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將從9月18日演到9月21日。導演左青一語道破該劇的內涵與立意:“這部戲講的雖然是一百多年前美國的故事,但與今天的中國卻有著某種相似性。文化的發展、繁榮與進步,離不開這種交流、碰撞和互融。在交流中,人們的視野會更開闊、心靈會更相通、思想也會更包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