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六一檔拼劇目拼品質拼票價 兒童劇或成寡頭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30 13:20:15 | 文章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六一檔拼劇目拼品質拼票價 兒童劇或成寡頭市場

“六一”期間,各地兒童劇的演出進入旺季,兒童劇團也增加了演出場次。據了解,今年,兒童劇的票價約下降30%,因為成本、時間等多方面的制約,不少兒童劇團面臨生存困境。業內人士指出,未來5-10年,兒童劇行業將呈現寡頭市場。

“六一”集中發力

中國木偶劇院作為北京最大的兒童演齣劇院,擅長木偶戲,“六一”期間將在國家大劇院、五棵松體育館、中國木偶劇院、北京動物園“動物城堡”等七地同步演出12台大戲共227場。相較去年,雖然劇目增加,但票價卻出現縮水。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總經理趙永莊説,響應國家號召,劇院推出了低價票,整體票價降低了30%。“動物城堡”的兒童票價僅為25元,《少年孔子》最低票價80元,而木偶劇院大廳600多個票位,超過1 /3都是低價票。“去年觀眾人數是50萬,從目前情況看,預計今年會提高至少一倍,觀看人數達到100萬。” 趙永莊表示。

根據一家團購網站的數據統計結果看,進入5月份以來,該網站針對“六一”的演出團購共 110 期,比去年同期增長 587.5%,既有根據《睡美人》、《醜小鴨》、《白雪公主》、《三隻小豬》等國外名著改編的話劇、舞臺劇,也有的是基於《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西遊記》等中國經典人文創作的劇目,還有如《貓鼠新傳》、《小熊快跑》等原創劇作。今年兒童劇的平均團購價是 63.2 元,而去年同期是 72.6 元。從成交額看,截至5月24日,成交總額達101.1 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307.1%。

推贈票提高上座率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宣傳負責人趙寒冰表示,劇院推出的新戲不愁賣票,目前《小王子》已經買不到票了。日常演出的戲因為票價低,上座率基本保證在八成以上。而木偶劇院的《少年孔子》更是場場爆滿。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據北京手拉手兒童藝術劇團藝術總監高子揚透露,根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劇劇團裏實現盈利的最多只有20%,剩下的80%多處於虧損狀態。

雖然已經降價,但兒童劇的票價並不算太低,再加上幾乎場場爆滿的觀眾上座率,為何還會有那麼多的劇團營業虧損?對此,高子揚回答稱,上座率高很多都是假像,多數劇團的票賣得都不理想,但為了掙面子,只能將大把未能售出的票免費贈予觀眾,由此,就出現了觀眾看到的爆滿場面。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場地租金,以及劇團演職人員、演出設備等成本的節節遞增,迫使劇團的售票壓力急速加劇。

投機型劇團日後難發展

不掙錢,這些劇團為什麼還堅挺著?曾為多部兒童劇進行推廣工作的楊先生介紹,兒童劇不同於其他面對“大”眾的劇目,它的受眾比較“窄”。來看兒童劇的人通常都具備三個條件:一、家裏得有兒童;二、父母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藝術追求;三、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可觀。

“觀看兒童劇的人群就比較集中,相對好把握,另外,兒童劇的演出投入相較其他舞臺劇的投入小很多,綜合而言,這行的風險系數也就比較低了。”楊先生進一步解釋道,其實,目前市場上經營最為慘澹的劇團基本上都是“投機”型的。所謂投機型劇團,是指只看到兒童劇外表的蓬勃,並沒有週全的劇作計劃和精銳班底,而只為投機賺錢的劇團。據了解,這種劇團通常沒有自己的創作,而僅以《白雪公主》等公開劇目作為演出的唯一腳本。

“第一次觀眾可能會去看,但市場上這樣的演出越來越多,再加上它們幾乎千篇一律,沒有任何特色和創意,觀眾就不會再來第二次。”高子揚認為,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沒有回頭客,而是因沒有建立好的口碑,失去更多的觀眾群,這一點從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就能看得很清楚。

拼殺中佔據一席之地

按説,“六一”本是兒童劇一年當中需求市場最為旺盛的時期,可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這也將是競爭最為慘烈的時候。以北京手拉手兒童藝術劇團為例,今年“六一”兒童節期間,他們的兒童劇將在全國上演近20場,而平時,一個季度也才演出十二三場。

平時演出少是兒童劇發展的致命傷。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總經理趙永莊説,因為兒童劇的受眾是孩子,只有節假日可以前來觀看。所以相較成人演出市場,兒童劇受時間限制,場次較少,票價又不算太高,每年只有“六一”才能賺一些。因此,劇團都會在兒童節集中發力,“這時候,比拼的就是演出品質和平日積攢的口碑了。”高子揚説,“這時候,節目足夠好看才能在這場拼殺中佔據一席之地。”

依照業內人士的普遍觀點,滿足孩子的觀看要求、逗他們笑其實很簡單,幾乎每個劇團都能做到,但滿足共同觀演的家長需求,就沒那麼簡單了。比如,劇情必須吸引人,並能讓孩子從中獲取到情感或智商方面的有益啟發;舞臺效果必須給力等。而要滿足以上條件,成本投入自然會加大。

未來或將成寡頭市場

高子揚表示,兒童劇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台好看的劇目不僅吸引孩子和他的父母,還能吸引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陪同觀看,他曾經就見過很多次,是一家7口買票來看演出的。

他認為,未來5-10年,沒有創作意識、沒有觀眾口碑、沒有自我特色、沒有演出製作實力的劇團都會被淘汰,兒童劇行業將會呈現寡頭壟斷型市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