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荷蘭皇家”來滬演出 雄壯之中有“收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13 13:42:11 | 文章來源: 解放網-新聞晨報

珍妮·潔森

珍妮·潔森

16日、17日,東藝演出季“交響·樂計劃”中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將帶來兩場曲目風格迥異的音樂盛宴。作為上海觀眾票選的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荷蘭皇家”曾于2008年超越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被權威音樂雜誌《留聲機》評選為當年度“世界最佳交響樂團”。演出前夕,記者通過越洋電話對樂團團長揚·哈斯和小提琴家珍妮·潔森進行了訪問。

面對大量將“荷蘭皇家”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頂尖樂團比較的聲音,揚·哈斯認為,柏林愛樂擅長演繹德奧作品,擅長表現音樂雄壯的一面;維也納愛樂涉獵曲目較廣,擅長演繹包括歌劇、室內樂等音樂類型;而“荷蘭皇家”的最大特色在於有著“室內樂演奏態度”。“其實很多一流的交響樂團都來過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演出,但效果可能並不如預期理想,那是因為這個音樂廳構造獨特,樂團若想在此演奏出好聲音,必須以‘收斂’的態度演出。若一味追求聲音的洪亮,則會適得其反。荷蘭皇家樂團長年在此練習演出,造就了樂團擅長以室內樂的那種聆聽、配合、比較的態度進行演出。 ”

此次擔綱小提琴獨奏的珍妮·潔森身兼新生代小提琴家和直升機駕駛員,不僅應邀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系列室內樂演出的重要一員,還舉辦了自己的室內樂音樂節,更曾連續三年成為電子網路古典樂界下載女王。對於滬上之行,珍妮坦言自己的偶像是曾在東藝大放異彩的年輕小提琴大師齊默爾曼。此次來滬,她將獻演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節目表上對我的介紹都是小提琴獨奏,但事實上每次在演奏時,我並不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獨奏家,而是樂團的一員,我在演奏時會仔細聆聽樂團其他聲部、成員的演繹。我希望大家要來現場聽音樂會,因為很多即興的互動、交流和細節是唱片無法記錄下來的。 ”

前天,主辦方還在演奏廳特邀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楊燕迪舉辦了一場名為 “弓弦與交響的對話——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賞析”的藝術欣賞講座,對即將於2月16日至4月7日輪番上演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進行了介紹,並講述了作品與演奏者的相關逸聞趣事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