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80後”相聲也瘋狂 意外俘獲年輕觀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06 14:02:09 | 文章來源: 解放網-新聞晨報

王自健 金岩

王自健 金岩

晨報圖片 製圖 夏曾珍

雖然沒有一個“大腕”,但大年初二東方衛視的《今晚80後説相聲》卻以小博大,意外俘獲不少對春晚語言類節目早已失去興趣的年輕觀眾,並記住了王自健、金岩這些新面孔。

其實電視的播出,只是將他們的名字更廣為傳播而已。這些年輕的80後相聲演員,早已通過每週的小劇場演出,闖出了一條路。

王自健:相聲,有什麼不能説?

單看王自健的微網志,你不會發現他和其他80後有什麼區別——他關注了1000多人,也會刷屏發博、曬曬生活、網路圍觀……

不同的是,他有點兒傲氣,有點兒自負,有點兒咄咄逼人,將那些大家心知肚明但一説就會得罪人的話搬上臺面。這個1984年生的年輕人,從事了一份需要穿著長袍馬褂的職業——説相聲。

半路出家和相聲圈很遠

在北京,王自健所屬的相聲團體“第二班”週六在小劇場有固定演出。隨著第二班和王自健知名度的上揚,小劇場場場爆滿,還訂不著票。

這對一個“半路出家”的人來説,實屬不易。説起來,王自健和那些從小拜師學藝納入相聲族譜的科班學藝者不同——土生土長在北京的他曾經是個結巴,高中就給雜誌寫稿,大學讀了一年退學,2007年才參加一個社團的相聲演出,從此紮根到了小劇場,“就小學三年級時模倣馬三立,參加過央視的一個節目,年級組長的愛人將我推薦到了少年宮的相聲班學了點,基本都是自己摸索出來。成功的相聲演員,基本都這樣——相聲至今還是個無理論體系、難培養的行業,基本靠天賦和知識儲備”。

有了天賦,豐富的生活經歷增加了他的知識儲備,“其實我也沒有郭德綱那樣特悲劇特慘的時候。我就是典型的中國80後唄,和大家一樣經歷了自命不凡到受點磕磕碰碰再到如今挺順利的狀況”。

去年,王自健拜侯耀華為師,算是入了“侯門”,但他卻稱自己和相聲圈很遠,和同行幾乎不走動,“同行們那些評價,有耳聞,但在這個圈子裏,誰火了誰就不是人,罵我的多著呢”。他也看不慣現在的相聲圈,“雖然時代變了,但相聲圈裏的人還是照老樣生活,我受不了。現在很多80後、70後説相聲的,沒事就把唐裝當正規衣服穿,手腕上套著串佛珠的,看著很怪——本該穿著休閒衣服和球鞋的年輕人,怎麼説話用的都是60歲人的語言?”

因此,他不聽同齡人的段子,“太快餐化,也沒聽的價值,還是眼不見為凈”,和同齡人溝通、來往更多的反而是在上海駐演的金岩,“因為不在一個地方,處得還挺融洽,我來上海他請我吃飯,他來北京我請他吃飯”。

來滬演出觀眾笑點都一樣

“第二班”的成員中,王自健不算年輕的,“團裏還有3個老頭,2個50多歲,1個60多歲,其中一位還是我評書的師父。剩下的人中,我算是年齡大的了,還有一對90後的小孩呢”。

這樣的團隊,會不會存在代溝問題?“還好,當老前輩尊重就好了,老人家稍微現代一點的包袱他理解不了,但照樣能演出來,還一板一眼的,這就是他們的本事。而且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更何況我們有的還是吉祥三寶。至於我,我喜歡各種宅物,動畫片、電影、遊戲……”

去年9月,王自健首度應東方衛視之邀來錄節目,當時他對於上電視還存在抵觸心理,“我不確定能不能把電視做好,只答應了嘉賓主持,後來節目開天窗才加了段脫口秀,播出效果還不錯。現在算開竅了,對電視也挺有好感了,畢竟這能擴大知名度,把笑聲帶給更多人”。於是在那以後,他頻頻出現在熒屏上,問他是否會遭遇段子枯竭,他並不擔心,“我現在60%以上的個人時間在創作。現在的段子是挺長時間以來的積累,還能用幾年,更何況有網路有微網志,事件爆發快,不愁沒段子”。

上海,是他至今為止去過的最南方的演出城市,但他稱並沒有發現南北隔閡,也沒覺得京滬有太大差異,“北京上海都是移民城市,大家聊的事情差不多,而且年輕人用網路用語、英語,語言上也沒障礙。包括錄製《80後説相聲》,我的段子只是把地名、企業名從北京的改到上海的,觀眾聽下來笑點都一樣”。

退出春晚無法忍受三審制

王自健的段子,融入很多時事新聞和社會熱點,超越了傳統相聲的模式。面對“不叫相聲更像脫口秀”的質疑,他毫不在意,“沒關係,一起説段相聲咱們瞧瞧,看誰的笑聲多?”

愛他的人,愛的就是這心直口快,不過他稱自己還是有底線的,“相聲界也有人為我擔心——你怎麼敢説這些話?其實説實話,我講的比如發改委的不作為、比如物價飛漲、比如貪官污吏……這有什麼不能説的?相聲界真是已經不知道老百姓現在想聽什麼了……”

而備戰央視龍年春晚的過程,也讓他心力交瘁。去年7月底,王自健獲邀進組,但前前後後準備了幾個月,最終還是選擇了在11月中途退出,“我真的無法忍受了,比如春晚的三審。如果我只是為了留下來,估計最後的作品和曹雲金他們比也只差不好,而如果上的是那樣的東西,根本就不是遺憾的事兒了,而是需要超強的清潔劑來擦洗我自己的心靈了”。

話雖這麼説,王自健還是沒把自己的春晚之路説死,“如果能做到雙方交流、能得到一點點的寬容,我想我可能還是會去。我估計,郭德綱上春晚和我的要求不會差太多——我相信只要他肯低頭他就能去,但關鍵是作品不能是網路集錦、不強求15分鐘內笑夠多少次”。

金岩:相聲不光是逗人樂

原姓愛新覺羅的金岩是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這一支的後代,1980年出生於北京,1999年隨父母來到上海,並在這裡定居下來。在品歡相聲會館的成員中,他是唯一的北京人。遠離相聲大本營,面對上海人説起相聲,這情景有點“穿越”。

入行從小學藝後拜師

金岩説自己正式登臺演出算是2009年,並非科班出身,“以前都沒説過,只是親戚中有從事這個行業的,從小聽著見著多了,就當玩兒一樣”。師父李立山是後來才拜的,他不否認拜師是為了在這行裏站住腳,“行業內講這個,其實不光學藝還得學做人。我師父是軍銜最高的相聲演員,少將級的,人緣口碑在行業內都很好,和我家親戚也認識,而且他還是很多曲藝比賽的評委,這參加比賽不是方便些嘛……我對他也好,能給他爭光”。

雖説有師父,但他承認學藝更多還是靠自己琢磨,“真正專業階段,你如果進曲藝學校去學,那基本就完了,出不出來,以前多是口傳心授,現在不都有老先生們的音像資料嗎?那些科班出身的優越感比較好,容易淡化訓練,但我們這些從小喜歡的人把興趣愛好當成了工作,鍛鍊得更多,説實話,説學逗唱這些基本功,我們比他們還好呢。現在我有師父了,有什麼不懂就會問先生,也會聊起師兄師弟,有名師指點很重要,有些問題上能讓你豁然開朗”。

不過説到自己,他還是挺謙虛,“我真的很一般,沒什麼好不好。就像那些所謂‘民間大腕’,專業角度講一般,也就是有臺緣,群眾基礎好,有人能耐再大,觀眾不喜歡也沒法辦法”。目前,金岩和鄧濤創立的品歡相聲會館駐場鄉音書苑,去年下半年起就幾乎場場爆滿,他們的觀眾以80後為主,每場演出,段子60%都是原創,而從演出效果來説,的確也是原創的效果更好,“現在説相聲,光技巧已經不夠了,我覺得相聲不光是逗人樂的,流傳下來的經典段子還是有點社會意義的”。

創業相聲也要公司化

對於品歡相聲會館,金岩很得意,他將之稱作中國第一家公司化經營的相聲社——兩名創始人,公司法人鄧濤主要負責劇本創作,金岩主抓排練效果,創作出來的段子所有成員共用,“從一開始我們就是按註冊公司做的,現在有10名成員,合同一年一簽,除了我和鄧濤外都是拿工資、交四金的,和那些民營班社的體系完全不一樣”。

公司化經營,每人是否都有個頭銜?金岩否認,“都是兄弟”。去年下半年以來,品歡逐漸有了知名度,找到府來請求加盟的也不少,但至今為止只招到了1個人,淘汰率超高的原因在於門檻高,求精不求多,“團隊這麼些人也夠了,人少每人平均賺得還多呢,我們思路清晰,有一個硬性規定——學歷必須得有大學。我們是全中國團隊學歷最高的,都是本科。京津地區的相聲團隊觀眾層次參差不齊,導致演員的文化素質比較低,但我們的觀眾學歷層面都挺高,我們的興趣愛好、文化素養必須走在觀眾前面一點兒,要不就死”。金岩也有師兄師弟在德雲社演出,但他稱和同行接觸不多,“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誰什麼情況都能知道,圈子又不大。但他們還都挺服我們的,覺得能在上海紮根不可思議”。

現代化的機制、年輕的團隊,這樣創作出來的相聲作品和傳統節目已經有了很大不同。金岩告訴記者,自己和不少北京觀眾聊過天,談與傳統相聲的差別,“肯定有不一樣的地方。過去一個相聲只説一件事兒,還特別長;我們算海派相聲吧,每一段20-30分鐘,短小精悍資訊量大,這樣觀眾肯定喜歡”。

未來開心工作不回京

目前,品歡相聲會館正在籌劃全國巡演,甚至還計劃去台灣演出,生意越做越大,“在哪兒演都一樣,都得用心、動腦、融入人家”。“飄蕩”在民間這麼久,是否願意納進主流內?“主流內?不太可能吧,我們也不想,這對誰都沒好處。人家做人家的,我們彼此交流幫助不就行了。之前也和上海曲協主席王汝剛交流過,他還指點了我們,都挺好的”。

近日,金岩正在籌備湖南衛視元宵晚會上的演出,而對於央視春晚,他抱著“不苛求”的態度,“看機會吧,不會主動去爭取。”問金岩還想回北京嗎?他回説,“在上海不是挺好?我也幹了這麼長時間了,只盼著繼續出新節目的。而且説實話,這些年來還是相當舒服的,那些苦、哭、吃不上飯,都沒有。你是個逗樂的行當,自己還吃不上飯,還幹什麼?快快樂樂説陽光相聲,多好?”

這群年輕人,想法已然不同。金岩説,在品歡的辦公室內有兩台投幣遊戲機,每天都是搶手貨,“每天玩,數位産品出來新的就想著買,不玩就死。把愛好變成了工作,是件幸福的事兒”。

【幕後推手】

導演葉烽:讓相聲年輕起來

晨報記者 朱美虹

其實,《今晚80後説相聲》這一次並非首播,去年國慶期間,導演組就曾試水,由於反響不錯才再接再厲的。這一次,節目取得了收視率0.94%、同時段全國收視第二的成績,再加上年初三的《我為相聲狂》,春節七天,東方衛視的相聲晚會就佔了兩台。

導演葉烽表示,《今晚80後説相聲》是要傳遞有思想、有態度的80後觀點和聲音,“以往的傳統相聲存在南北隔閡,但其實它可以表達很多社會熱點,因此這次我們讓王自健西裝革履上臺,他的單口相聲,就有了英美脫口秀的范兒”。從表演者的選擇上,除了得是80後,還得看他們的觀點是否新穎、段子是否原創、是否有小劇場實戰經驗,標準很嚴格,“所有上了節目的人,我們不但在網上聽他們的相聲,還會去演出現場看,觀察他們觀眾的年齡和社會層次,這些80後的知識底蘊普遍比老一輩高,王自健和金岩是其中最突出的”。

葉烽告訴記者,此次節目的域外收視率(注:指上海以外的收視貢獻)佔63%,地域涵蓋了天南地北,而記者也注意到,這些80後相聲演員基本來自草根,段子會靈活跟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熱門事件、熱門話題走,從而突破了南北文化差異。而根據CSM的數據統計,《今晚80後説相聲》的觀眾年齡在24-45歲之間,學歷偏高大多為大學以上,而這個人群,正是如今電視臺認定的最具消費能力的高端群體。

不過雖然如此,葉烽還是不敢將這個節目常規化周播,“這次2小時的節目,我們錄了6小時。目前來説,還沒有那麼多作品容量可供常規播出”。因此,《今晚80後説相聲》今後最可能的還是作為長假特別節目,“接下來,可能是今年五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