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四世同堂》班師回京聚天橋 本月迎來百場紀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06 16:37:44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四世同堂》班師回京聚天橋 本月迎來百場紀念

劇照

下周“回老家”再登天橋劇場舞臺———

話劇《四世同堂》在2011年的最後一天結束了第98場演出,已從長沙班師回京,本月10日到15日將在老家北京的天橋劇場迎來百場紀念演出。該劇自從2010年10月在台北一炮打響之後,歷經1年多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巡演,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贏得無數讚譽和好評。

■走過20多個城市

征服10萬餘名觀眾

話劇《四世同堂》從台灣首演已經走過了20多個城市,征服了10萬餘名觀眾,尤其是在台灣的首演一炮而紅,徹底征服了台灣觀眾,創下了台北演出700萬新台幣的驚人票房。作為一部描述抗戰期間北京人生活的京味大戲,《四世同堂》散發著濃郁的北京市井氣息,卻沒有拘泥于純京味,甚至演員們在説臺詞的時候,都略偏向普通話,這也更加有利於全國各地的觀眾對該劇的理解。可以説話劇《四世同堂》一路巡演走來一路爆棚,南北通吃。

■一千萬投資兩千萬票房

《四世同堂》是中國話劇舞臺上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製作,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把半個多世紀前的老北京衚同“整體搬遷”到全國各地的舞臺上。

據介紹,這部話劇投入高達1000萬元,光是演員的頭套和假發等,就投入了20萬元。巡演的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各種設備裝了四卡車。無論是燈光、音響甚至是電源線,全部是從國家話劇院運過來的,就是為了保證演出的原汁原味。大手筆的投資,嘔心瀝血的創作和演出,加上給力的商業模式和推廣,《四世同堂》迄今已經贏得兩千多萬元的票房,即便是在一些話劇演出市場還不太成熟的城市,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六個大獎拿在手中

不久前,文化部舉辦了“國家藝術院團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表彰會”,蔡武部長、王文章副部長出席了當天的會議併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項。話劇《四世同堂》獲“優秀劇目獎”,編劇田沁鑫、安瑩獲“優秀編劇獎”,舞臺設計薛殿傑、王晗懿、服裝設計趙艷獲“優秀舞臺美術獎”,演員黃磊、朱媛媛獲“優秀表演獎”。

此外,話劇《四世同堂》還獲得了國內首個商業戲劇獎項——壹戲劇大賞的最大獎項:年度大戲。演員秦海璐也憑藉對“大赤包”出神入化的精彩演繹,得到專家、大眾和傳媒界的一致認可,獲得了壹戲劇大賞最佳女主角獎。

(來源:北京青年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