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未啟,一段如泣如訴的大提琴先緩緩響起,撫平了觀眾席中嘈雜的人聲;舞臺上的多媒體影像雲卷濤翻,將觀眾的思緒牽引至1927年的武漢,步入動蕩的時代漩渦。昨天下午,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宋家姐妹》在武漢湖北劇院演出,作為北京唯一一部參評劇目,角逐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的大獎。
本屆京劇藝術節共有28台戲參賽,其中光現代戲就有12部,好戲不可謂不多,但《宋家姐妹》依然顯得非常出挑。劇中名角雲集,不僅匯聚了北京京劇院九大頭牌中的遲小秋、趙葆秀、朱強,還有張建峰、張馨月、譚正岩等年輕人中的翹楚與之相襯,可以説每個人都是唱功突出的實力派。武漢觀眾對這些名角似乎很熟悉,每個人亮相,台下都會掀起一陣掌聲的浪潮。
名角的光彩來自於優秀的劇本。“這個戲的故事很簡單,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件家事,但卻帶出了時代大背景,編劇手法很巧妙。”武漢大學李教授雖然不是戲迷,但看完戲後意猶未盡地和夫人分析起這個戲。的確,從表面上看,該劇講述的只是宋慶齡是否參加宋美齡的訂婚儀式這樣的小事,大多數角色也都是宋慶齡的親人,母親、弟弟、姐姐、妹妹輪番出場,嘴裏説的都是血濃于水的親情。但在家庭親情背後卻藏著宋慶齡更為寬廣、深沉的愛國情。該劇以小情曉大理,讓大道理披上溫情的外衣,不再板著面孔,也更易於人接受。難怪一位華僑,看到最後忍不住老淚縱橫。她並不知道,此刻臺上的“宋慶齡”也為情所感,流出同樣的熱淚。
這眼淚其實流得並不容易,半年多來一次次精雕細琢,讓劇中人越來越立體,讓劇中情越來越動人。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透露,這部戲從編劇的案頭“走”上中國京劇藝術節的舞臺,是一次漫長的“征途”,“這部戲先後修改了25稿,光是提綱就改了10遍。”即使在首演之後,該劇仍然大大小小地改了多次。就在昨天演出前一天,導演宮曉東還在改。“在宋慶齡回憶孫先生那場,我本來是從臺階上走下來,昨天宮導又讓我改成圍著留聲機轉一圈,更符合回憶的情境。”遲小秋説。
有的改變其實很細微,但創作者們並不肯忽略這樣的細節。原來場次之間唱京歌的演員穿的是黃色服裝,但為了與劇中人“人生十字路,該往何處去”的踟躕心境相符,也為了與舞臺上的燈光更為契合,本次演出換成了漸變的藍色裙子。宮曉東説許多細節的改變,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為了加強情感的渲染。“京劇要是不想成為博物館中的陳列品,就得走到觀眾中間,用鮮活的感情來感染他們。”
觀眾季女士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對於文字非常敏感,但她對《宋家姐妹》的唱詞卻讚不絕口,“‘風波驟起驚鴻影,怎一個憂字道心聲’,開場第一句詞就非常好,既有古典韻味,又通俗易懂。”如果聽到季女士的這句話,坐在台下的編劇陳國峰一定很欣慰,要知道當初這些唱詞可難壞了他,“現代戲最難寫的就是唱詞,不能太俗,不能太雅,有時一句詞就得想個三五天。”
細膩的情感一層層遞進,讓兩個小時的時間顯得那麼短暫。演出結束後觀眾仍然不肯離場,熱情的掌聲響了一遍又一遍,不依不饒地非要讓演員返場。幾位主演又都加演了幾個經典唱段,武漢的戲迷們過足了癮,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劇場。雖然藝術節大獎花落誰家暫未得知,但武漢戲迷們熱情的掌聲可以説率先把“觀眾大獎”頒給了北京的藝術家。
昨晚演出結束後,遲小秋、譚正岩等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湖北孝感市雲夢縣與基層觀眾面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