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北京現代音樂節延伸全年 用音樂的力量影響社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13 15:43:07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北京現代音樂節用音樂影響社會

北京現代音樂節用音樂影響社會

“北京現代音樂節”自2004年創辦以來,每年以展現世界現代音樂精品和廣邀現代音樂家,以及舉辦各種現代藝術活動為特色,探討世界現代音樂的發展和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話題,在國內外已經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每年5月中下旬,世界著名的現代音樂家和演奏家匯聚中央音樂學院,為北京現代音樂愛好者和我國藝術院校的學生以期待。記者日前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發佈會上獲悉,2011北京現代音樂節將於5月21日拉開帷幕。在為期一週的時間裏,將有五場精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來自美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和緬甸的音樂家還將組成強大的演出陣容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歌劇、聲樂、器樂等音樂會演出,展現從原生態到現代音樂等多風格的世界“新音樂”以及新的現代音樂理念。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對記者説:“現代音樂節中的現代音樂觀念是開放的,不僅要超越傳統,而且要融入當代社會。”今年的北京現代音樂節除了音樂會以外,還將有中國美育論壇、青年中國計劃、青年作曲家發展計劃以及已經延續了一年多的送校歌計劃,北京現代音樂節將更加關注社會功能。

■演繹現代音樂優秀作品

在2011年北京現代音樂節中,中國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北京交響樂團將參加音樂節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演出。記者了解到,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將由呂嘉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出,演奏日本作曲家武滿徹的《晨曦微光》、喬治亞作曲家吉雅·坎切利的《第五交響曲》以及中國作曲家葉小綱的《楚》。

中國愛樂樂團將於5月22日首次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正式演出,由張國勇指揮演奏匈牙利作曲家裏蓋蒂的《大氣》、泰國作曲家龐那榮的《第三世紀》、日本作曲家池邊晉一郎的《第五交響曲》和美國作曲家史蒂文·斯塔基的《第二管弦樂隊協奏曲》。中國交響樂團將於5月27日擔任閉幕式的演出,著名指揮家胡咏言擔任指揮,將演奏中國作曲家周龍的《序曲·1911》、法國作曲家梅西安的《為長笛、雙簧管、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四重奏協奏曲》、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勳伯格的《華沙倖存者》和中國作曲家鄒航的《2011》。在國家大劇院亮相的音樂會還有由青年指揮家林大葉指揮的,由北京交響樂團演奏的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作曲家作品的“青年中國專場音樂會”,和有呂嘉指揮澳門樂團演奏的音樂會。

在音樂節期間,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還將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音樂會,其中匈牙利新藝術合唱團將演出歌劇《普賽爾的狄多與埃涅阿斯》、緬甸原生態打擊樂音樂家將演出專場音樂會,波蘭籟聲重奏團、波蘭新音樂團和美國斯坦福新音樂團也將舉辦專場音樂會。另外,中國音樂家也將在音樂節上展現中國現代音樂新作。著名日本作曲家池邊晉一郎和喬治亞作曲家吉雅·坎切利將親臨音樂節指導中國年輕學生。

■眾多藝術板塊展現

現代音樂的包容性

 北京現代音樂節藝術總監葉小綱對記者説:“現代音樂節不僅展示現代音樂大師們的成功作品,也應該關注現代音樂的發展,關注現代音樂對社會的影響。”

對教育話題的關注,是北京現代音樂節的傳統,今年現代音樂節的一個重頭戲是中國美育論壇。中國美育論壇總策劃劉索拉對記者説:“本年度中國美育論壇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國新音樂跨界論壇’將在5月23日至25日全面展開。討論內容涉及當前中國的音樂和藝術理論及實踐的諸多問題,將全方位多層次地對當今中國的新音樂與藝術的眾多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其中,《中國新音樂藝術的前景和現狀》將著重探討新音樂的發展趨勢及其對青年音樂家的影響;《個性化創作》將著重從理論和技術的觀點來審視技術手法與個性表現之間的關係;《觀點撞擊》則是開放式的討論,對當前音樂和藝術領域裏的諸多現象,如文化宣傳品、商業音樂、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藝術中的媚俗現象等進行深入的剖析。本次論壇邀請了美國普利策作曲家獲獎者史蒂文·斯塔基、日本作曲家池邊晉一郎、喬治亞作曲家吉雅·坎切利、旅美華裔作曲家陳怡等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活動。參加論壇的還有許多中國藝術界和文化領域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著名畫家、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香港作家、批評家陳貫中,著名出版人洪晃,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著名作家、學者阿城,著名導演寧瀛,著名作曲家瞿小松和郭文景。相信本次活動會對我國的音樂創作起到積極的借鑒和推動作用。”

此外,“送校歌計劃”活動北京現代音樂節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已經有20多首作品脫穎而出並將送往甘肅學校,這項公益活動在音樂節藝術總監葉小綱的倡導下,已經受到許多中小學的歡迎,而由中央音樂學院的師生共同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寫出的校歌不僅帶著真情,而且有著較好的藝術品質。這一次,北京現代音樂節再次呼籲全社會的音樂家都能參加送校歌的計劃,讓全國的少年兒童都能擁有自己喜愛的校歌唱,而12首校歌光碟也將在音樂節期間推出。此次現代音樂節還將推出青年中國計劃和青年作曲家發展計劃,其中青年作曲家發展計劃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作品88首,數量比2010年猛增一倍多,參賽選手來自中國、日本、南韓、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葡萄牙、比利時、希臘、俄羅斯、新加坡、以色列以及泰國,遍佈五大洲,彰顯出此項計劃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青年作曲家發展計劃還聘請了世界著名作曲家組成評審委員會,經過評審委員會的公開評審,將推出優秀的青年作曲家和優秀的現代作品。

■現代音樂節延伸全年

一週的北京現代音樂節已經不能囊括眾多的藝術活動,因此,2011北京現代音樂節的一些活動將延伸在音樂節以外,延伸全年。其中為慶祝5月21日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及建黨90週年之際,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作家協會攜手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曲家葉小綱,共同打造一部以“藏漢友好”為主題的大型交響清唱劇——《喜馬拉雅之光》,該劇將於11月18日在國家大劇院隆重登場。作為2011年北京現代音樂節重點推廣項目,《喜馬拉雅之光》是一部大型音樂清唱劇作品。該作品將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大型交響樂清唱形式,規模宏大,思想精深,情感樸素真摯,力圖從一個新的人性角度來闡釋漢藏曆史上久遠的文化牽係與偉大的人民友誼,呼喚世界和平與人類和諧,探討自然及生命最高層次話題。

2011北京現代音樂節的“中國美育論壇”中的第二部分“波蘭作曲家卡羅爾·席曼諾夫斯基研討會”將於10月16日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舉辦。這次研討會將是音樂節的一個擴展,標誌著音樂節突破時間限制,延伸至全年,形成一個具有長效機制的現代音樂節模式。而“2011北京現代音樂節·中國美育論壇全國博士生與中青年學者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的評選結果也將在10月17日揭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