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費城交響樂團申請破産保護 藝術洗牌正在醞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21 09:37:16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申請破産保護?此消息一齣,立刻引來國內外專業人士和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熱議。有人表達遺憾,有人表示震驚,也有人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意外”。這支擁有111年曆史、被譽為“費城之聲”的經典老團能否渡過難關?未來命運如何?這一系列的問題,均因這支樂團的獨特地位而受到關注。對於國內的交響樂團來説,費城交響樂團陷入困境,其實也是為這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落難樂團並非“費城”一家

艱難的抉擇發生在4月16日。費城交響樂團董事會通過決議,決定尋求破産保護。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支申請破産保護的一線知名樂團。按照樂團董事長理查·沃利的説法,樂團入不敷出,超支嚴重,現金不足,最終導致破産。其實在此之前,美國樂壇經歷了許多波折:路易斯維爾交響樂團在去年申請了破産重組;檀香山以及雪城交響樂團不久前結束了運營;底特律交響樂團剛剛結束一場為期六個月的罷工,最終以減薪收場。

“大刀”也正在向英國的交響樂團頭上砍去。就在3月30日,英國藝術委員會(ACE)公佈了2012至2015年度的政府津貼清單。為了響應英國聯合政府削減15%公務開支的舉措,英國文化委員會作出削減1900萬英鎊津貼的決定,而英國主流交響樂團的政府津貼平均減少11%。

“其實,整個世界範圍交響樂團的生存壓力都很大。”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説。在他看來,上世紀80年代是國外樂團的興盛年代,而主要標誌是唱片業的繁榮,因為唱片往往是樂團收入的重要來源。那時,水準一流的老字號樂團根本不擔心演出票房,再加上贊助優惠政策等到位,樂團有穩定的社會贊助,維持樂團的良好運營並非難事。

“近年來全球古典音樂發展開始呈現萎縮態勢,樂團錄製的唱片開始減少。一方面,這是受制于經費;另一方面,數字時代對唱片業的衝擊,導致唱片受眾數量銳減。”關峽説,“如果演出票房不理想,再加上金融危機導致的藝術贊助減少,樂團自然很容易陷入經濟困境。”

破産是尋求重生的“一招”

申請破産保護,並不意味著樂團會被解散。關峽甚至認為,此番舉動只是費城交響樂團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洗牌”,是尋求重生的“一招”。

據關峽介紹,費城交響樂團實行的是董事會制,一共有75位董事,其中有5位是“樂師董事”。面對破産抉擇,樂師和管理層的態度截然相反。樂師極力反對破産,認為樂團還沒有到落敗到破産的境地,因為破産有損樂團的完整性和技術水準。“不過,就算5位樂師董事表示反對也無濟於事,因為其他70位董事支援樂團破産,他們對樂團的經濟狀況已經失去了信心。”關峽説。

在關峽看來,這恰恰是樂團內部勞資矛盾的一個表現。由於財政困難,樂師自2008年起就被凍結加薪。“面對樂師們要求加薪的強烈訴求和現實的財政狀況,樂團最終選擇通過宣佈破産來暫時緩解勞資衝突。”關峽説,“申請破産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樂團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裁員,甚至是減薪,以此來吸引新樂手的加入。”還有人揣測,破産申請是為了贏得喘息空間,從而使樂團能聚起新的資金。

給國內樂團的“反面教材”

“如果猜測美國五大交響樂團誰第一個倒掉?我認為肯定是費城交響樂團。”聽聞費城交響樂團宣佈破産的消息,樂評人王紀宴並未感到太多的震驚。他覺得,一個連藝術總監都沒有的樂團,瀕臨破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世界著名指揮家克裏斯托夫·艾森巴赫從2003年至2008年擔任樂團音樂總監,然而他在這個職位上過得並不舒心。據王紀宴了解到的情況,樂團對艾森巴赫的指揮速度都有所挑剔,認為他太快了。“艾森巴赫在離開樂團之後,曾在網站上發表聲明説,費城交響樂團的管理很業餘。”

在剛剛過去的全球金融海嘯中,許多中小樂團被迫倒閉或一蹶不振,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歐洲,擁有最高藝術水準和國際知名度的交響樂團大都能渡過難關。按照計劃,2012年,加拿大出生的指揮家雅尼克·塞岡將出任費城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有人將此比作一個明亮的符號,或將給樂團帶來新的氣息和動力。(李紅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