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京華時報:《羅密歐與朱麗葉》新瓶裝老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18 16:29:44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演員表演僵屍舞

演員表演僵屍舞。本報記者吳平攝

羅密歐和朱麗葉在結局處獲得重生

羅密歐和朱麗葉在結局處獲得重生。本報記者吳平攝

莎翁名劇在全世界範圍內以各種新鮮的面孔重新搬上舞臺,有的很民族,有的很現代。4月14日晚,由孟京輝導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同於傳統莎劇,為經典作品披上了一層時尚、現代的外衣。但是對於熟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觀眾來説,該劇保留了原劇精髓,頗有幾分新瓶裝老酒的味道。

現代愛情喜感十足

當晚《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蜂巢劇場上演。舞臺上,兩座玻璃房子代表了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的居住地,時代特徵以及人物的身份隨著這兩座玻璃房子的出現而消失。該劇演出中將時代的印記徹底打磨掉,完全變成了一個現代愛情劇。

該劇沒有刻意渲染悲劇氣氛,在開場時就將喜劇部分強化,兩個大家族的爭鬥,是一場真人版演繹的植物大戰僵屍。隨後,羅密歐與朱麗葉相遇的舞會不再是富麗堂皇的宮廷式舞會,地點變成了農民體育場喀秋莎夜總會,舞會的形式則變成了集體健美操。連以往《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最深情的陽臺相會也變得喜劇感十足,劇中的羅密歐沒有高難度的爬陽臺動作,而是手持雙卡錄音機及話筒到朱麗葉家中表白,搞笑的動作和造型令人忍俊不禁。

該劇在保留原著大量語言的同時,還增加了許多現代語言,例如“我有點剋夫,克死了十任丈夫”“那我更不怕,我的名字叫耐克”。這些看似現代並且市井的語言,與原著詩意的語言混搭在一起並不顯得突兀,而是突出了莎劇的世俗化風格。

羅密歐嬉皮朱麗葉前衛

該劇極大顛覆了觀眾印象中的人物造型,劇中的羅密歐不再是深情款款的紳士形象,而是穿著隨便、舉止活潑的毛頭小夥;朱麗葉也不再是印象中的大家閨秀,而是一個敢愛敢恨、説話潑辣的前衛姑娘。其他人的形象也都令人感到新奇,神父是一個“自身難保”的普通人;朱麗葉的奶媽是一個有些神神叨叨的女人;而前去朱麗葉家提親的班伏裏奧“猴爵”手持金箍棒,高唱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遊記》插曲《通天大道寬又闊》出場亮相。

該劇如此“惡搞”經典並沒有引起觀眾的反感,在演出結束時,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其中一位觀眾表示,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大家看似熟悉,但是對於劇中的很多細節並不理解,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約定因為一封沒有送到的信而釀成悲劇,對於現代觀眾來講很難信服,而用這些看似荒誕的人物演繹出來,反倒容易讓人接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