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英TNT劇院中國巡演 演繹含笑悲劇《無事生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9 14:42:23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英TNT劇院中國巡演 演繹含笑悲劇《無事生非》

英國TNT劇院開啟中國春季巡演———

本報訊以演出莎士比亞戲劇而著稱的英國TNT劇院,將於3月25日、26日在朝陽九劇場上演莎翁“四大喜劇”之一《無事生非》。

《無事生非》出自莎士比亞喜劇寫作最成熟的時期,故事講述了阿拉貢親王彼德羅帶著克勞狄奧和培尼狄克等人從一場獲勝的戰役中歸來,路過梅西那城,克勞狄奧與梅西那總督的女兒希羅一見鍾情,準備成婚,卻遭到親王之弟約翰破壞,但是最後依舊喜成連理。不過該劇吸引人卻並非“棒打鴛鴦”的故事,而是劇中的雙線結構,除了克勞狄奧與希羅的愛情故事,另外一對戀人培尼狄克與希羅堂姐貝特麗絲的愛情才是該劇的精髓所在。

該劇劇情熱鬧,富有哲思,人物性格鮮明,妙語連珠,被公認為莎翁的喜劇代表作之一,但TNT劇院藝術總監保羅·斯特賓卻認為該劇並不僅僅是喜劇而已:“《無事生非》僅劇名就頗具挑戰。這是什麼戲?並非從頭笑到尾的喜劇?大團圓結局的悲劇?甚至驚悚劇?抑或假面具,一種莎士比亞死後數年風靡英國的象徵戲劇和舞蹈劇場的奇異組合?我對以上所有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無事生非》無法歸類于任何一個劇種,這正是莎士比亞無與倫比的戲劇才華所在。”

據悉,TNT版《無事生非》延續了劇院一貫的戲劇與音樂相結合的藝術風格,6位演員扮演近20個角色。全劇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它用“黑色幽默”讓觀眾叩問生活的真諦。斯特賓在解釋他對《無事生非》的理解時説:“黑色幽默在英國有悠久歷史,始於喬叟,延續至今,其中歷經狄更斯、王爾德、查理·卓別林和貝克特·賽繆爾,《無事生非》也是其組成部分。賽繆爾的著名詩句‘屢敗,屢戰,更好地失敗’很好地詮釋了劇名的含義,在愛情和生活中沒有比無事生非更黑的幽默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