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洛克到新當代音樂”是今年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主題,時空的穿越使得風格迥異的兩種音樂能夠在當今時代中的同一時刻、同一地點達到“焦點相會”。昨晚,首次來華的英國古樂大師克裏斯托弗·霍格伍德執棒廣州交響樂團,為北京觀眾演繹了從巴洛克到20世紀現代音樂的經典作品,其學院派的詮釋、視角獨到的曲目串聯,都令北京的樂迷賞心悅目、大開眼界。
霍格伍德是當今享有盛譽的英國指揮家,更以研究巴洛克音樂和現代音樂的學者而成為40年前歐洲古典音樂“本真主義運動”的領袖。昨天下午,在排練間隙,霍格伍德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介紹説,這場音樂會的曲目選擇就是為了配合“從巴洛克到新當代音樂”這個主題,所以選擇的現代作曲家埃爾加根據巴洛克作曲家亨德爾的《錢多斯讚美歌(第二號)》、拉伕根據巴洛克作曲家巴赫的小提琴組曲改編的《恰空舞曲》、韋伯恩根據巴赫名曲《音樂的奉獻》改編的《利切卡爾》以及現代作曲家馬爾蒂努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兩首作品,最後是亨德爾的《皇家焰火音樂》,編配頗具學者風範。他認為,現代音樂在很多方面其實與巴洛克音樂有著內在的精神聯繫,通過這套曲目是可以窺其一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