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普契尼歌劇招“地獄工作者” 導演對話大學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8 11:05:22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昨晚剛剛結束了6場《卡門》的演出,而5月27日至6月1日即將在小劇場上演的普契尼歌劇《賈尼·斯基基》,也在緊張的排練之中。昨天下午,該劇導演李衛攜劇中演員與400余名大學生展開對話,並現場“招聘”了兩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大學生在劇中擔任“地獄工作者”。十幾位演員在李衛的指導下,眾親戚表演為遺産爭吵間穿插著勞萊塔的咏嘆調《我親愛的爸爸》一段精彩表演。而兩位“地獄工作者”被李衛幾次反覆調教,變得頗有幾分“地域公安”的味道了。

歌劇《賈尼·斯基基》是普契尼晚年“三聯劇”中最後一部,也是大師一生中唯一一部喜歌劇。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被中央歌劇院首次與列昂卡瓦洛歌劇《丑角》一起搬上中國舞臺,但那一次是用中文演唱的。第二次被搬上中國舞臺則是3年前的北京國際音樂節,由上海歌劇院以音樂會表演版“三聯劇”用義大利語在中山音樂堂上演。此次則是在大劇院小劇場以義大利語演唱,但也是第一次使用鋼琴而非樂隊伴奏。

小劇場演出就要有小劇場的味道。李衛別出心裁,開演前在小劇場外的門廳地面畫上了巨幅的義大利地圖,各個角落還擺放著死去的富商多納蒂在義大利各地的各種産業模型,而演出開始後,你會發現這些模型都是舞臺上的道具。與門廳的擺設相對應,舞臺設計成多納蒂的書房,象徵著人類的智慧,也為觀眾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産?”書房中擺放著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與劇中13個角色人數暗合,也是對“遺産”的又一層暗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