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收藏藝術品 抵押貸款遭遇閉門羹

收藏藝術品 抵押貸款遭遇閉門羹

時間: 2011-04-08 13:10:17 | 來源: 金融時報
收藏 >

 

眼下,收藏藝術品已被不少人視為房産、汽車、股票基金以外的另一種資産,甚至有人形容藝術品是一種“硬通貨”。不過,當需要用錢時,想把珍貴的藝術品抵押借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藏家急用錢

銀行不貸款

藏家肖先生原本投資礦産生意,賺了錢之後聽朋友建議買了不少玉器、瓷器,盼望的是有朝一日可以賺一筆錢。最近,他因為生意上資金週轉不靈,想到拿自己的藝術品去抵押貸款,跑遍了各家商業銀行也沒有被受理。

“我的玉器、瓷器都是清代的好東西,買來的時候花了四五百萬元,現在只想跟銀行借100萬元,沒想到銀行拒絕貸款。”肖先生説,他到各家商業銀行諮詢過,希望能將自己的古玩藝術品作為抵押物貸款,可是銀行方面只接受房産為抵押物。被拒絕之後,他還托關係找到銀行的內部人士,降低自己的貸款額度,看能不能借80萬元。可是,從銀行方面反饋的資訊,都是“貸款有規定,收藏藝術品難做抵押”。對此,肖先生十分苦惱。  

為了解銀行為何不受理藝術品抵押貸款,筆者聯繫了多位銀行業內人士。伍先生是一家商業銀行個人貸款中心的工作人員。他介紹,藝術品抵押在國外還是比較成熟的,甚至有的銀行專門就做這方面的抵押貸款。但目前在國內,藝術品抵押還是銀行界一個空白領域。藝術品存在真偽鑒定、價值評估等實際問題要解決,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才能完成。此外,目前全國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的、官方的標準。銀行就是想做這方面的業務,也是“有心無力”。

求助典當行

代價相當大

筆者了解到,目前典當行是開設有藝術品抵押借貸的。像肖先生這樣的情況,是否可以求助於典當行呢?筆者走訪發現,各家典當行都樂於接受藝術品抵押借貸,手續也比較簡單,可是借貸的額度非常有限。

在一家大型典當行,工作人員介紹,翡翠、玉器、黃金製作的藝術品、古玩字畫、紅木傢具都可以作為抵押物來借款。但是,抵押物究竟值多少錢,並不是藏家買回來的那個價,甚至要與市場行情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説,一件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翡翠藝術品,藏家是花20萬元買來的,現在市場上已經叫價到30萬元,典當行不會按照這兩個價格來評估,最多抵押10萬元。

另一位典當界人士周先生透露,藝術品的價格沒有統一的標準,典當行把借款批出後,首先要考慮到萬一借款人不來贖回,典當行要如何處理、能以什麼價格處理出去的問題。所以,即便是市場通認價值在30萬元左右,典當行很可能才願意借8萬-10萬元。周先生説,除了藝術品本身的價值之外,典當行還會考慮借款人的工作、收入、還款能力等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評估能借多少錢。

向典當行抵押藝術品借款,借款的時限也不長。此外,典當行借款的利息也不低。按照目前各家典當行的情況來看,月息在3.5%-4.5%之間。如果是借款100萬元,一年下來就要支付幾十萬元的“利息”。

筆者了解到,黃金製成的藝術品,像一些紀念章、裝飾品等,在典當行抵押借貸也不見得容易。黃金的價格波動比較大,典當行最多按照200元/克的價格做抵押,借款時限也相當有限,通常都是三天、一週、一個月等短期借款。周先生説,想在典當行以藝術品抵押借款,用來應一時之急還是可以的,但是作為中長期的資金週轉就行不通了。

向個人借款

藏品遭冷落

對於重在“你情我願”的民間借款行為來説,藝術品抵押是否行得通呢?事實上,有的藏家也嘗試過以藝術品作為抵押物向個人借款,操作起來不甚如意。

于先生收藏了不少名家書畫作品,在2009年的時候因為急需一筆資金,曾經想過將這個書畫作品作為抵押物向私人借款150萬元,還款期限為3年,並且願意支付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利息。他通過朋友關係,跟一位資金頗為雄厚的非藏界人士聯繫,在最開始的時候,對方還是有點興趣,因為按當時行情,他的那批書畫市場價值至少不低於300萬元。于先生還願意在協議上寫明:“如果借款人連續兩個月不能按時支付利息,這批藝術品歸對方所有。”

于先生以為對方會順利地答應,沒想到對方最後退縮了,原因就是擔心萬一被迫“吃”下這批字畫之後沒辦法賣出去,或者根本賣不出市場估計的價格。最後,他只好以極低的價格在短時間內處理了自己的收藏品,才解決了資金的燃眉之急。事情過後,他想要以當初出手的價格再買回自己的藏品時,已經辦不到了。

有收藏專家談到,藝術品抵押向私人借款,除非是跟自己關係要好、且真正了解藝術品的人士,否則根本沒辦法借到錢。對於普通的民間人士來説,更願意接受房産、汽車這些變現容易的抵押物。此外,同一件藝術品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價值也不一樣,放貸方擔心,萬一遇到別人以借款的名義來“傾銷”藝術品,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投資藝術品

切莫盲目跟風

從近幾年的拍賣市場成交情況來看,不少古玩藝術品、現代藝術品都屢屢創下了價格奇跡,這讓不少人看到了收藏市場中的商機。有收藏界人士指出,像和田玉熱、翡翠熱、紅木熱等事件背後,有不少人士是跟風的投資者,他們對藝術品、藏品並不了解,根本看不到其中潛藏的風險。

資深藏家向先生説,他收藏古董傢具、瓷器十幾年時間了,總收益超過了300%,但是,他在收藏這些藝術品的時候並不是以投資獲利為目的,也不想出售藏品。在收藏水準逐步提高的過程中,不少藏家都會逐步調整自己的藏品,比如原本喜歡瓷器和玉器,最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還是玉器,便把瓷器賣掉;或者是收藏的眼光高了,淘汰一些早期買回來的普通檔次藏品。向先生説,他玩收藏的時間比較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藝術品價格還很低,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入,後來才在不知不覺中升值了。向先生認為,真正在藝術品收藏市場裏賺了錢的藏家,絕大多數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

另一位資深藏家姚先生也談到,藝術品收藏市場同股市一樣,小散戶想要賺錢並不容易。對於普通人士來説,看到某一類藝術品大熱起來之後才匆忙介入,很可能這類藝術品已經被炒作到價格的歷史高點,此時接棒就容易被套牢或是出現損失。姚先生説,想要預料未來幾年究竟是哪一類藝術品升值潛力最大十分難。因為藝術品必須要有人喜歡,被社會審美所接受才會體現出市場價值,這也給投資者增加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