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把脈武漢美術館
收藏本地作品為主,兼顧引進
一從副市長劉順妮手中接過聘書,77歲高齡的靳尚誼就立刻進入了“名譽館長”狀態,併為武漢美術館把脈,建議美術館豐富本地畫家作品的收藏,走上“正規化、定位明確”的道路。
滿頭白髮卻精神矍鑠的靳老在參觀“學院力量展”時,身邊的陪同人員不斷向他講解著參展作品,靳老更關心的卻是武漢美術館的布展情況。展廳內墻壁顏色如何選擇,不同展廳各展示多少作品等細節問題,他都一一詢問。一回頭看到展品前擠滿的觀眾,他還不忘對工作人員説:“以後要提醒觀眾與展品保持一定距離。” 參觀完展覽後,靳尚誼讚賞道:“武漢美術館很年輕,但基礎很好。美術館是從老房子改造而成,起步很好,而且展覽佈置得很正規。”
“只辦流動展覽的是畫廊。”對於美術館的建設,靳尚誼一貫堅持要加大館藏,以固定展覽為主。在遊歷各國美術館後,靳尚誼發現中國的美術館只能叫做展覽館。西方美術館多由皇家及私人收藏轉變而來,進入現代社會後才對公眾開放,因此擁有大量珍藏。中國美術館的建設還剛剛起步,藏品有限,只能借展。一些美術館為了賺錢,還會經常出租場地。這些都讓他感到,國內美術館的建設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出任武漢美術館的名譽館長,靳尚誼可不是在打無準備之仗。“我很早就在關注武漢美術界,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包括八十年代以來,武漢出了很多很好的畫家”。他認為武漢有深厚的藝術底蘊,作為較早開放的口岸,武漢很早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而且武漢有可與上海外灘媲美的歐式建築,這些都是武漢的資本。因此,他對武漢美術館的期望就是“要正規化,要有明確定位。”他建議武漢美術館在兼顧引進展覽之外,要以收藏湖北本地畫家作品為主,豐富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