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説藝術品投資熱,那到底有多熱呢? 參考一下《投資與理財》雜誌公開的一份統計: 2009年全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不過100億元,而2010年上半年總成交額已經突破了400億元,火爆程度真是無可爭辯。一方面是藝術品市場的有利可圖,另一方面是藝術品的真假鑒別困難,於是,假貨、贗品伺機而動,讓不少投資人遭遇了李鬼。
史國良是一位在業內頗有名氣的當代人物畫家。現在,這位畫家除了潛心做畫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假。他隔三差五就會到琉璃廠的字畫市場走一趟,看看市面上有多少假冒自己作品的贗品。
史國良在四五家店裏都發現了署著自己名字的畫作,但店主們都並不諱言自己出售的是倣品。
店主們都顯得很輕鬆,史國良對此也很無奈。近年來,隨著他的畫作受到了廣泛關注,市場上的仿製品也越來越多。這兩年,他因為經常來找假畫,早就在這裡混了個臉熟,但對打假幾乎沒産生任何效果。
史國良説,市場上的這些假畫幾乎處在一個監管的真空地帶,每天他都會從不同的銷售渠道發現打著自己名號的贗品。
為了防止假畫被拍賣,史國良每天都要到網上去瀏覽拍賣預報,看看沒有假冒自己的作品。
史國良説,根據他自己的統計,在網上挂出的拍賣預報作品中,署著他的名字的作品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是贗品。不管是留言還是發傳真,各種可能的溝通方式他都嘗試過,但他發現這並不能阻止一些拍賣行繼續知假拍假。
他甚至嘗試過直接到府找到拍賣公司,當面指出他們的拍品中有假畫,但是卻發現根本找不到那些公司。都是租的什麼旅館,那個房子根本就沒有這個地方。因為準入門檻太低了,就是他有這個執照。
讓史國良疲於應對的不只是皮包公司,一些看起來很正規的拍賣公司,賣起假畫來照樣面不改色。
拍賣公司預覽的時候他也去過,就是告訴他們有一些假畫,他們説撤,還有些工作人員要跟他來合影,大家都來照,要合影、簽字的。等史國良走了之後,他們拿那些照片就説,你看史先生來過,證明這張畫就是真的,就這麼幹。
贗品一旦成交,不光會給競拍者造成損失,也會影響藝術家真實作品的市場價格。
以畫廊、拍賣公司在藝術品交易中的主導地位而言,打擊假畫、阻擊贗品,需要更多的藝術家和買家站出來共同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