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成化瓷器這個話題,人們首先會想到鬥彩、雞缸杯。其實,在成化瓷器裏,名貴的不僅是鬥彩、雞缸杯,還有高溫紅釉瓷 (以下簡稱紅釉瓷)。
紅釉瓷萌芽于宋,成熟于明代的永宣,登峰造極於成化,成化以後戛然而止,再無質如羊脂、色如熟棗的紅釉瓷。成化紅釉瓷裏還有一種紅釉留白工藝,至今不能破解。成化以後紅釉不再,直到清代康熙才得以恢復。但清代紅釉的問題是流淌,成化紅釉瓷則不存在。目前,成化紅釉瓷很少有拍賣記錄,這主要因為留存極少,且少人研究,民間偶有甚至還會被認作贗品。明代幾乎出自官窯 成化紅釉以1250℃左右高溫燒成,發色劑為金屬銅。現在人們知道銅在氧化的情況下是綠色的,氧化銅還原了又會呈現美麗的紅色。要燒出高品質的紅釉瓷器,不光與氣氛、窯溫有密切關係,還與金屬銅的純度及伴有的微量元素關係密切。在掌握這些知識的現代,要燒制出品質一流的紅釉器也十分不易,在五六百年前對化學一無所知的明代燒制,其難度可想而知。
古代窯工要燒出美麗的紅釉器靠的是聰明才智,靠的是經驗,靠的是偶然。那時一個紅釉碗的成本可能與一隻黃金打造的碗差不多,雖然燒造紅釉器如此不易,但明代洪武年間有釉裏紅,永宣年間有優質的紅釉器,成化年間又將紅釉器燒造得如脂如玉。成化以後,紅釉器不再出現,仿佛一夜之間蒸發掉了。
明朝是朱元璋率領紅巾軍打下來的,因此明代統治者尚紅,認為紅是正色。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紅釉瓷得以誕生併發展,並且那時的紅釉器民窯無力也無權涉足,因此那時的紅釉瓷器件件出自官窯。成化皇帝駕崩後,下一任皇帝一方面體察民情,一方面為了節省開支便下令停燒紅釉,於是紅釉瓷戛然而止。成化紅釉瓷的鑒賞 明代成化皇帝學識淵博、愛好多樣,他還深深迷戀著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據説萬貴妃喜歡紅色,成化皇帝為討貴妃歡心,便下旨燒造小巧的紅釉瓷器,於是漸趨衰落的紅釉瓷在這一時期又得到了發展。這時的紅釉瓷數量雖然不及永宣,但品質卻遠超永宣,小巧玲瓏、如脂似玉,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成化紅釉克服了釉色流淌的問題。有一種成化時期創燒的紅底白花瓷,白色的花紋有些細如髮絲的地方依舊是白如初雪,一點不為紅地所染。大家不難想像,一件紅釉瓷器到1200℃時已經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作為發色劑的金屬銅由於密度高、重量大,往下淌是必然的,而白釉處於半液態狀態時很像一張淋了水的宣紙,金屬銅很容易在此暈散,但成化高溫銅紅釉瓷沒有流淌,沒有暈散,這是奇跡,至今沒有破解。成化紅釉器只要有成化的時代特徵,有舊氣、色如熟棗、不暈散、不流淌往往就是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