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全民收藏時代 藝術品投資應該走價值投資路線

全民收藏時代 藝術品投資應該走價值投資路線

時間: 2011-03-16 16:37:08 | 來源: 國際商報
收藏 >

藝術品市場去年著實火爆了一把,年末,過億元的拍品頻現,黃庭堅《砥柱銘》以4.368億元成交;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以1.71億元成交;李可染水墨巨制《長征》以1.075億元成交....。這不僅引來普通百姓的關注,還掀起了“跟風”收藏的熱潮,百姓在望洋興嘆之餘,也尋找物美價廉的原創藝術品或藝術品投資。

平價藝術品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2011年亞洲藝術品博覽會上,記者看到在售價為50元到300元不等的絹畫展臺裏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觀眾。

市民程先生一下購買了10余件50×80cm規格的絹畫。他告訴記者,他並沒有收藏藝術品的習慣,剛好看到這些絹畫做工精細,100塊錢的價格也可以接受,就買來留著過年送朋友。

記者發現,像這樣的“平價藝術品”展臺在博覽會上最受市民歡迎。越來越多的商家也開始瞄準中低端藝術品消費市場,比如開始推介藝術新人的作品、衍生品以及一些創意設計産品。這些商家既對這一涵蓋廣大普通百姓的市場頗具信心,還懷揣著提升普通百姓藝術品位的理想。

絹畫展臺的老闆告訴記者,平價藝術品市場前景巨大,因為價格親民非常容易被百姓所接受,所以具有受眾面廣、流通量大等特點。

“其實,普通百姓一直以來就不缺乏對藝術和藝術品的興趣,比如逢年過節之際,剪一朵窗花、買一幅“福”字,雖然很多人並不清楚原創藝術品與工業製成品的區別,也對當代令人眼花繚亂的藝術流派感覺生疏,但是對於藝術的嚮往和追求,在生活逐漸寬裕之後,正在悄然顯現出來。”收藏家協會的專家侯斌先生告訴記者。

絹畫展位老闆還為記者介紹了新興的“藝術品超市”。從去年開始,藝術品超市模式先後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重慶和杭州等地浮出水面。據了解,藝術品超市的模式緣起于德國,五六年前,德國柏林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廉價藝術品超市,貨架上擺了6000多件藝術品,包括油畫、雕塑、素描和攝影作品。顧客可以像逛超市一樣,挑選自己心儀的藝術品。

據西村藝術空間通過調查數據顯示,成都大約有15萬到20萬公司職員對擁有藝術品表示出濃厚興趣,這部分人的月均收入約5000元,這群人對平價藝術品的渴望十分強烈。

業內人士對這個市場充滿信心,認為這是“讓藝術走近大眾,走近那些錢袋不怎麼鼓的普通人。”

藝術品基金低調試水

隨著“藝術品股票”、“藝術品信託”的相繼出現,藝術品市場向“證券化”邁進了一步。2007年民生銀行(600016)發佈了藝術基金1號産品,2年封閉期以後,25%的高收益率讓很多人意識到,藝術品投資的時代到來了。

資料顯示,2007年民生銀行剛推出“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産品時,為了發行總額7000萬元的基金,輾轉幾個大城市做募集,好不容易才把産品賣出去。2009年,“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公佈年化收益率12.75%,絕對收益率25.5%,明顯高於其他很多理財産品。因而2010年1月8日,民生銀行面向私人銀行客戶推出的“藝術品投資計劃2號”,1億元的産品提前一週結束募集。

第二個吃藝術品投資這個“螃蟹”的金融機構是國投信託。自2009年6月發行首只藝術類信託産品“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來,國投信託已累計成立9支藝術品信託産品,募集資金總規模已超過10億元。

據悉,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外就出現了藝術品信託,它由藝術基金和銀行為藏家提供顧問與融資服務。“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梅建平曾經仔細計算過國內藝術品投資的收益率,他認為,當下藝術品投資的回報比一般股票好,跟房地産差不多。

西南證券分析師董偉偉對記者表示,金融機構信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直接帶動全民進入收藏時代,沒有大筆資金投資藝術品的很多人,通過購買金融機構的理財産品,在藝術品市場上分一杯羹。這種完全區別於傳統收藏家的操作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投資理財方式。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東偉分析道,藝術品投資應該走“價值投資”路線,這要求藝術品的投資週期是中長期的,至少不低於3年,最好是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段。從長遠來看,相對於股票、房地産,藝術品基金投資的收益一定是被看好的。

“如今,收藏作為投資的門檻已經逐步降低,或許很快,它就不再僅僅是富人的遊戲。”王東偉告訴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