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我國230余萬件文物急需修復 人才大量缺口

我國230余萬件文物急需修復 人才大量缺口

時間: 2011-03-15 17:15:19 | 來源: 《新民晚報》
收藏 >

“我國急需修復的館藏文物有230余萬件,但具有一定保護修復專業技術的人員只有6000余人,專業資質單位不足200家。文物保護專門技術人才極度缺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張柏,呼籲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專門技術人才的培養。

大量文物存隱患

張柏委員在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一份大會發言中説,我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目前已經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80多萬處,其中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萬多處,館藏文物達2300多萬件;民間收藏的文物雖然缺乏統計,但數量相當可觀。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有大量文物存在安全隱患,甚至損毀風險,有不少文物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殘缺不全,等待修復。然而按目前的人員狀況和修復進度,完全修復現有待修復文物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

文保人才極度缺

“文物保護專門技術人才極度缺乏,已經嚴重影響了文物保護和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張柏委員指出,高等院校作為培養高端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在文化遺産保護專門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必須也能夠承擔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文化遺産保護教育力量仍很薄弱,遠遠不能滿足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現在:文化遺産保護教育普及差,相關公共課程和選修課程少;設立文化遺産保護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偏少;文化遺産保護專業設置存在結構性缺陷,文物科技保護、傳統建築保護維修、文物修復和文化遺産保護理論方面的專業寥寥無幾;文化遺産保護教育的師資力量極為匱乏,缺乏培養造就文化遺産保護複合型人才的機制。

專門人才的匱乏,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制約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科學發展的一個“瓶頸”。張柏委員為此建議教育部,支援設立中國文化遺産技術學院,為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培養各類急需的專門技術人才。或者整合現有高等教育資源和科研機構力量,在條件具備的高等院校增設有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培養更多文化遺産保護專門技術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