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nne
去年年底,奧巴馬的家譜被吵得是沸沸颺颺。據悉,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前任總統小布希是第十一代的表兄弟。奧巴馬的身世和血統相當複雜,他的祖先是來自肯亞、英格蘭、德國、愛爾蘭等地。更有好事者找出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孔子家譜有那麼些抹不掉的淵源。
史密斯森美國歷史博物館內
這套家譜上記載了張氏家族百餘年的墾荒史
奧巴馬自己曾在公開場合提及:“我還有一個有華裔血統的外甥女呢!”原來奧巴馬有個同母異父的妹妹瑪亞,她的丈夫吳加儒是華裔美國人,他們生有一個女兒,即奧巴馬的中美混血的外甥女。奧巴馬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胞弟馬克在中國深圳生活,並娶了一位中國河南籍的媳婦。為此,人類基因組計劃還專門做了調查,成果表明奧巴馬的基因組與“孔子後裔”的基因組有大於99.9%都是相同的,差別最多不超過千分之一。所以,從遺傳學角度來看,不包括奧巴馬總統的孔子家譜是不完整的。更有專家説:“在修訂孔子家譜時,出現這樣重大的疏忽(漏掉大名鼎鼎的奧巴馬),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這天,湖南的柳哲先生和3位同姓老人來到湖南省圖書館家譜中心,他們查閱了3個小時,看了5套柳氏家譜,結果有點失望,“柳宗元和我們的關係還是沒搞清楚”。也正因這個收藏中心藏有4萬多冊家譜,包含300多個姓氏,很多人如柳哲一樣慕名前去查閱自己的家族歷史。這裡館藏的家譜很多收購時價格只有十幾元,而現在已經翻了1萬倍,市場價已經達到十幾萬元。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長期以來,作為宗族的神聖符號,家譜一直深藏民間,秘不示人。隨著時代變遷,家譜的史料價值、收藏價值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許多塵封已久的家譜走進收藏機構和公眾視野。家譜又稱譜牒、族譜、宗譜、世譜等,是世宗共祖的血親團體記載本族世系的相關事跡、反映本家族繁衍發展過程的歷史圖籍,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家譜雛形的記載。
在家譜收藏中,佼佼者自然是皇室家譜的收藏。皇室家譜又稱玉蝶。在“尋根稽譜:上海圖書館館藏精品展”上,一件罕見的玉碟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宋代皇室家譜《仙源類譜》。該譜記錄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後的皇親世系,是今天能夠見到的最早玉碟。這部玉碟成譜年代約為南宋初年,雖然僅存殘譜一頁,但由於存世宋代玉碟極少而彌足珍貴,身價也在百萬元以上。相比之下,清代玉碟記載的內容較為翔實,裝幀華麗。現存的千余冊清代玉碟,是我國唯一保存完整、倖存至今的皇族家譜。從清代玉碟中,後人可以看到200多年間皇權更替、宮廷鬥爭、皇族爵位的繼承等皇族紛爭。此外,該玉碟還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統計資料。所以,清代玉碟可以算是檔案珍品,為後人研究宮廷歷史及皇族戶籍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日本原版家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歷傳》曾亮相上海圖書館展廳,這部日本家譜記錄了“大藏朝臣原田家”1000多年的歷史,通過家譜追溯,其祖先竟是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的後裔。收藏皇室家譜的藏家,除了在意它的文物價值,更多是相中它的歷史記載和民族文化傳承能力。
上世紀70年代,湖南省圖書館收集到了18本劉少奇這支族人的家譜,這些家譜現在已經成為除了黃氏家譜之外最重要的“鎮館之寶”。所以,除了皇室家譜之外,名人效應在家譜收藏中也有很大的影響。説到“名人譜”,首推的自然是“天下第一譜”《孔子世家譜》。在有關孔子的譜係中,由孔子77代嫡孫孔德成等於1937修訂的鉛印本《孔子世家譜》最為完整。由這本家譜,我們可以了解到,孔子裔孫多次出現單傳情況,自孔子而下就連續七世子孫單出,自九世七孔氏人口方逐漸增多,譜內還收錄了散處全國的孔氏裔孫共182支。曾任京師圖書館館長的梁啟超收藏過該譜,在第一卷開。頭右下角,赫然印有梁啟超陰文方印。由此可見,名人家譜的收藏從幾十年前就已經受到有識之士的眷顧,很多文化大家在研究人物歷史時對家譜相當看重,把它視為較精確的歷史依據。而普通的收藏者在投資家譜時追蹤名人家譜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還希望能從自己收藏的同姓家譜中尋找到自己和歷史名人的族係關係。其實對他們來説,這已經躍出了研究歷史文化的範疇,而是一種樂趣所在。
在百家姓中,王氏是大姓,自古就是名門望族。王季烈所修的蘇州《莫厘王氏家譜》,共記錄族內男性近5000人,女性近3000人,可謂一部人物詞典,多數有名字、排行、別號、生卒和婚配記載,家譜中的許多人物是進士出身,要麼政治地位顯赫,要麼社會影響顯著。如此翔實的家譜讓許多本家族的收藏者對這本家譜感興趣。普通人的家譜同樣記載著家族的興衰史、繁衍史,人生在世,當知來處根源,也許本族家譜和皇族家譜、名人家譜相比身價會有相當的差距,但能看看記述老祖宗的書,尋到自己的“根”,就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從遺傳學角度來看,不包括奧巴馬總統的孔子家譜是不完整的。更有專家説:“在修訂孔子家譜時,出現這樣重大的疏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TIPS:關於家譜
家譜
家譜是指記載一個家族世系及有關事跡的書籍。家譜的起始與氏族門閥制度有重要關係。自魏晉以後,譜牒之學大盛,一些士族門官都以此互為誇耀。鄭樵《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係。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係。”“所以人尚譜係之學,家藏譜係之書。”據統計,《三國志》裴注中所引譜牒便有十余種。魏晉時賈弼曾廣集群族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族譜,共七百一十二卷。但隋唐及其以前的譜牒早已亡佚殆盡,宋、元及明代的家譜也所存寥寥。現在能見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家譜。
家譜的名稱
家譜的名稱很多,大體唐以前多稱家譜、家傳,也有叫家牒、世傳和譜的,宋代又有宗譜或族譜之謂。到了明代,特別是清代以後,名稱更多,如宗譜、世譜、世牒、家譜、家乘、家記、家志、譜錄、譜略、大宗譜、瓜瓞譜等。有的家譜按照纂修時序,更標明初譜、老譜、新譜、近譜、續譜。至於合同姓數族為一編的往往稱通譜、統譜、全譜、會譜、大同宗譜。支譜、分譜、房譜或近譜,則限于一房一派,範圍要小得多。此外,還有象清朝皇帝愛新覺羅氏的家譜,叫做《玉牒》和《星源集慶》。
家譜的格式
明清以來的家譜,其格式均沿襲于宋代,以蘇洵所創體例為本。每部家譜大體多由譜係、朝廷恩榮、祠宇、家墓、傳志、藝文等幾方面組成。譜係是家譜最主要部分,包括族姓源流、世系譜表、移住始末等。朝廷恩榮對凡科舉中式、受命制誥,或“忠義”耆老以及節婦烈女等人物,一一加以載錄。祠宇類記載祠堂及有關族規、家訓、族産、義莊、義田等。家墓則指明該族祖先墳墓所在。傳志和藝文收錄族人行狀、墓誌銘、傳讚及其有關詩文等著述。家譜中還往往配以圖表,如世系圖、世系表、祖先像、家廟圖、義莊圖、墳墓圖等等。
現存家譜
現存的家譜無確切數字可考。藏于國內外圖書館的估計約在萬種以上,此外還有不少散于私家手中。在國外,收存最豐的是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已有萬餘種(其中相當部分是20世紀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在台灣蒐集的家譜表)。上述家譜,從纂修時間考察,保存最多的是清代,約有數千種至萬種;其次是民國,亦超過千種;明代以前則不滿百種。從地區看,北方遠不如南方。南方所存家譜數目尤以江蘇、浙江最為突出,約佔現存譜數的一半多。中國修譜的作法,也傳到朝鮮、越南和當時的琉球,現在中外圖書館,往往藏有這些國家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