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藏家20多年收藏千方名匾(圖)

藏家20多年收藏千方名匾(圖)

時間: 2011-03-08 18:23:49 | 來源: 華聲線上-湖南日報
收藏 >

開元博物館陳列收藏的各類牌匾

 
郭延嵩題的“樞密第”匾,被譽為“天下第一匾”

清代慈禧太后題寫的“歲歲平安”匾和對聯。
 

3月2日,位於湖南省展覽館內的開元博物館,迎回了兩件“寶貝”——一塊何淩漢題寫的“花萼聯輝”匾和一塊紅豆杉材質的“業紹天祿”匾。何淩漢是清朝一品大臣,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之父。開元博物館館長黃彬榮告訴記者,這兩塊匾是他從郴州一個收藏家手上蒐集而來,“業紹天祿”匾沒有署名,但從榜書風格和雕工立體感來看,應該是清代的。

黃彬榮的開元博物館,收藏了牌匾、銀器、古傢具等數萬件文物,其中有從唐代到近代的名匾近千方,是全國最重要的牌匾收藏家之一。徜徉其間,百年名流薈萃,令人眼花繚亂。

近千方名匾匯集長沙

牌匾又稱匾額,秦漢以前便開始出現,明清時期成為十分普遍的文化活動和社交手段。懸挂或鑲嵌于樓臺亭閣、廳堂書齋。類別五花八門,祝頌、褒獎、勉勵、警語、題名不一,內容涉及科舉升遷、道德倫理、歌功頌德、壽喜宗教等等。辭藻凝練,文釆飛揚,意境雋永。

黃彬榮曾任郴州市工藝美術廠廠長,10餘年的工藝作品研製過程,他愛上了匾額這一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文物,同時也練就了精到的鑒賞眼光。20多年來,他踏遍大半個中國,不辭辛勞、不避艱險收集匾額。

近千方名匾中,包括宮廷匾10多方、三甲匾60多方、一品官員匾90多方、二品官員匾100余方、民國將領匾40多方、知名書畫家匾80多方、堂匾100多方、其他匾300多方。有北宋祥符年《殿元》匾,明洪武年開國皇帝朱元璋所題開科金榜匾,及明景泰皇帝、隆慶皇帝,清乾隆皇帝、慈禧太后,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近現代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蔣介石等人所題的牌匾,件件都是珍貴的文物。

“天下第一匾”舉世無雙

目前國內發現的匾額多出自明清兩代,宋代已是鳳毛麟角,唐代的僅存兩三塊,其珍貴程度,自不待言。而該館所藏唐代名將郭子儀後裔郭延嵩題的“樞密第”匾,距今上千年,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牌匾中年代最早的一塊,可謂“天下第一匾”。黃彬榮解釋道,“樞密”指樞密使,是唐代宗永泰年間設置之官,樞密第就是樞密使的府邸,郭延嵩中進士後官至樞密觀察使,故題此匾。

該館還展示了一些獨一無二的名匾。明景泰皇帝朱祁鈺御筆親題的嘉獎民間義士王承烈出谷賑濟的匾額,是發現最早的聖旨牌匾。乾隆皇帝“奉天敕命”匾,為金絲楠木質地,全匾呈書卷狀,邊飾為雜寶和花卉,匾額正中是滿漢文“敕命之寶”印章,印章兩側浮雕雙龍戲珠,工藝極其考究。有“中國股票第一匾”之稱的“耆英碩望”匾,該匾四個大字全身貼金,由山西保晉公司股票科科長于光緒六年所題。

一些牌匾從牛欄廁所救下

黃彬榮説,牌匾反映出中華民族古老的“題詞文化”,是集文學、書法、雕刻、裝飾、民俗于一體的藝術。“每一方匾,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收集牌匾,就是搶救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的文化遺産,是一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情。”

曾為了曾國藩題的一塊匾,黃彬榮從江西追到福建,賣家因有一個小藏館,也喜歡曾國藩,始終不肯賣,最終黃彬榮把他館中全部匾額買下,才做成這樁生意。為了一塊匾而買下整個館,他先後做了4次。有一次,有人告訴他江西吉安一戶農家的牛欄門依稀可辨“翁心存”幾個小字,像是塊牌匾。黃彬榮次日便驅車數百里直奔吉安,洗去牛屎和黃泥,“翁心存”三字赫然在目。記者看到,由於該匾左邊長期著地,黃泥巴已浸入木質中,兩邊顏色截然不同。黃彬榮有次途經福建永安,聽説有個老太太家裏有扇廁所門,是晚清江西巡撫沈葆楨題寫的匾額,想買下來,老太太説廁所不能沒有門,不肯賣。黃彬榮便請當地人做了一扇新門,老太太喜笑顏開,於是答應了。

目前,黃彬榮正忙於《華夏名匾》一書的出版工作,這是第一本介紹匾額的書籍,即將由國家文物出版社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