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票是舶來品,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大約20世紀初傳入我國,它的歷史比郵票還要長300年,功能與我們的藏書印章相似,貼在書上用來標明藏書的所有者。中國早期的藏書票是由來華的外國傳教士、學者、外交官、商人及在華教會機構等首先使用的,它們大多貼在西文書上。我把外國人來華後所使用的藏書票也歸到中國早期藏書票裏,因為書票主人大多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中國通,有些人甚至還對近代中國産生了一定影響,他們的藏書票也多具有中國文化的元素(文字及圖案等),這一時期可看成藏書票傳入中國的過渡階段。藏書票的年代也用書票主人的生卒、經歷及書籍的出版時間等相關資訊來大致推算。
筆者藏書多年,收集藏書票只是愛屋及烏的一項副産品。深知好書不易得,貼有精緻藏書票的好書更難求。藏書尚有跡可尋,有各種各樣的工具書可資利用,即使沒有見過的書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目、書話,看一看書影解饞,了解個大概。而目前,早期中國題材藏書票方面的資料十分缺乏,收集藏書票只能靠運氣,淘書時能淘到藏書票是個意外之喜。目前,連國家圖書館可能都未必清楚到底庫存有多少種藏書票,想要借閱帶藏書票的書恐怕也難以得到滿足,一般的小型圖書館可能就根本不知藏書票為何物了。還有些藏書多年的書友甚至分不清版權票(在書籍版權頁上,有的貼一枚鈐作者和發行者印章的“小畫片”。其邊緣打孔,見長見方,酷似郵票和印花稅票,一般稱版權票,也有人稱著作權印花)和藏書票的區別。據説,大英博物館藏有25萬款藏書票。上海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都曾做過館藏藏書票的摸底工作,發現了一批珍稀的早期中國藏書票,國家圖書館也舉辦過館藏藏書票的展覽,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藏書票是西學東漸的産物和實證,近代中國從閉關自守到逐漸認知和走向世界,中西交流是重要的一步。在近幾年風風火火的書刊拍賣市場上,只要肯出大價錢,即使唐人寫經、宋刊元槧也能到手,卻難覓中國題材老藏書票的蹤影,可以想見收藏它的難度了。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藏書票收藏還屬冷門,沒有受到藏家的重視,本書介紹的很多藏書票就未見有人提及過。筆者還藏有一些查不到票主資訊的早期藏書票,只能提供票影給書友們,留待以後查證了。現在國內已經很少有圖書館和個人在真正使用藏書票了。
2008年,國際第32屆藏書票雙年展在北京舉辦。從展會上的情況看,隨著藏書票的升溫,最近幾年接連推出了一些為各種活動而製作的商業藏書票,它們對藏書票的普及和發展功不可沒。藏書票也同郵票一樣,逐漸失去了實用功能,淪為收藏品。但我還是固執地認為,脫離了書籍的藏書票是沒有生命力的,即使它製作得再精美。那些特意為收藏而製作的藏書票和它的載體圖書漸漸脫離了關係,也就失去了藏書票原本的用途和意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不贊同將藏書票從書上取下來單獨收藏的做法,因為書上還保留了大量書票主人的資訊,比如印章、簽名、批註、題跋等前人遺澤,對我們研究和鑒賞藏書票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有些還是珍本書,就更不能採取這種破壞性的收藏方法。一本書可以沒有藏書票,一張藏書票卻不該沒有書的庇護。這一點與集郵中的“實寄封”相似,“實寄封”攜載著更多的郵史資訊,它的價值遠高於一枚普通郵票。一冊珍奇的善本書,配上名家設計的名人書票,留有前人的手澤,歷經久遠的歲月的流逝,逃過種種的劫難,在前人的傳遞和庇祐下來到我們的面前,這就是我夢想中的佳品。
早期中國題材藏書票現在真正成了千金難求的“紙上寶石”了,目前這個領域基本上還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正等待著它的收藏者和研究者來發掘。
(本書為《方寸書香——早期中國題材藏書票》的序,該書已由新華出版社于201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