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札走紅 如果內容是學術 價格分外不同
一幅容庚的手拓吉金文字《贈張希魯》冊頁起拍價1萬元,最終以6.5萬元落槌;王獻唐的致張希魯信札(六函十六通)超出估價5倍成交……曾在去年嘉德小拍中出現的一組13件信札拍品100%成交,全因為是學者之間的書信往來;明日一批由容庚、容肇祖、黃仲琴等廣東史學名家寫給張希魯先生的信札又將在嘉德小拍中露面。
廣東學者信札價格偏低
近年,信札與古籍一樣受市場上大力追捧,特別是名家信札價格更不斷上升,不少拍賣行紛紛推出專題進行拍賣。觀察近年拍賣市場成交情況可以發現,能拍出高價的信札,一是寫信人和收信人名頭的大小,二是信札的內容。如果信中只是談及日常生活、簡單的問候,一般價值較低;而如果是雙方對某一學術話題的探討,或者對某一段歷史能起輔助作用的,則價值大為不同。
本次拍賣會收集了眾多史學名家寫給張希魯先生的信札,名家中包括了廣東著名的古文學家和考古學家容庚、著名哲學史研究專家容肇祖、中山大學教授黃仲琴、中央國使館副總纂修王獻唐等,信札大都涉及到學者們對地方歷史和文物的研究、學術交流,可令後人了解他們的真知灼見,又可窺見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謙遜豁達的治學精神,因此被市場人士判斷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不過收藏人士談及市場時表示,廣東學者的信札目前價格還偏低。
不會走“過山車行情”
“有字的紙都能賣錢,信札的價格肯定會越來越高”,一名廣東收藏者笑稱,現代人已經不寫信了,寫信成為一件有“古風”的雅致的事,當然受收藏者們的喜愛。不過,收藏信札的圈子相對較小,不可能像書畫市場那麼火爆,同時也令信札價格還有一定空間;而收藏信札的人多出於喜歡而不是投資,更令信札板塊不會輕易走“過山車行情”。
據了解,兩次推出的張希魯信札都得自於其家人,來源可靠,上一次拍出100%的成交率也有部分原因在此,張希魯作為學者名氣之大是另一方面原因。據了解,當時不少全國性買家爭相競奪,令該專題成交傲人。而據拍賣行透露,本次的信札預期也會100%成交。另外,張希魯信札的整理工作還在繼續,未來還有望再推出新一批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