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此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由於瓷器製作技術在中國的各種發明中工序最為複雜,難度最大,17—18世紀的大部分時期,西方仿製中國的其他發明均以成功,卻還不能在歐洲手工工場中燒制出可以同中國瓷相媲美的同類産品,因此只能從中國進口,而中國瓷器也一度笑傲歐洲,獨步世界,壟斷了歐洲的工藝瓷與日用瓷市場,精美的瓷器在那時的西方是奢侈品,是為了滿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進口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17—18世界的歐洲,英文中國“china”成為了瓷器“porcelain”的代名詞,中國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國。
清代外銷瓷: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晶
清代外銷瓷是在中國古陶瓷經歷了自漢唐以來南青北白,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的單色釉;唐代長沙窯、宋代磁州窯以及至元青花瓷為代表的釉下彩;金、元時期紅綠彩為代表的釉上彩;明代青花五彩、鬥彩等釉上與釉下彩繪相結合等陶瓷裝飾藝術形式逐步發展,陶瓷工藝技術不斷改進,取得巨大成就後,陶瓷工藝技術和陶瓷裝飾藝術都達到成熟自如的清代産生的。
清代陶瓷在製作工藝上不斷改進,在裝飾技法上的不斷創新,不僅將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礎上,製作技藝達到頂峰,還發明瞭粉彩、古彩以及為適應歐洲市場需求産生的廣彩等陶瓷新品種。
從康熙二十三年起,清朝的統治在南方穩固後,重新開始對外貿易,允許歐洲各國商船前來廣州,中國瓷器恢復大規模出口。中國外銷瓷重返歐洲市場後,很快贏得了人們的喜愛。隨著瓷器出口的增加,歐洲國家的繪畫、圖案、手工藝也傳入中國,不少歐洲的畫家也被富豪派遣到廣州,設計並指導瓷器的設計。也有一些廣東的藝術家依然跟隨歐洲商船,飄洋過海,出國學習西洋藝術。
清代外銷瓷是在中西貿易中,逐步適應國外市場需求和喜好發展起來的獨特的彩繪瓷。它既保留了中國陶瓷彩繪藝術的傳統,如:吉祥圖案、花卉、傳説故事、戲劇人物等,又吸收了歐美的藝術精華,如西洋宗教傳説等,堪稱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晶。外銷瓷中甚至有描繪中國和歐洲海運碼頭、商行場景、中西交往等題材,清代外銷瓷不僅豐富了陶瓷的裝飾題材,在各種豐富多彩的藝術技法中也做足了文章,而且在各種技法之間自由搭配組合,産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品種和新形式。如青花粉彩、鏤空粉彩、貼塑粉彩……清代外銷瓷的細分品種在百種以上,超越歷代,也超越清代官窯和內銷民窯的品種。
18世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以讚美詩的語言稱頌中西文化交流:“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中國)和最發達的文明(歐洲)仿佛今天匯集在一起——大概是天意,要使得這兩個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攜起手來,逐漸地過上一種更為理性的生活。”清代外銷瓷正是東西方偉大文明相匯集、相交流、相融合的産物和傑出範例。
16世紀以來,西方宮廷貴族對外銷瓷的收藏熱
中國瓷器自16世紀以來,一直是國外最暢銷的産品,除當時海上交通發達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方民族色彩的瓷器,作為餐飲器具不僅可以代替簡陋的木器、陶器和昂貴的金屬器,同時也作為藝術品,被皇家貴族陳設在宮殿、廳堂,用來顯示其高貴富有的身份。當時在世界各國上層社會裏,無不以珍藏中國瓷器為榮。
進入17世紀,歐洲皇室和宮廷開始興起收藏中國瓷器之風。路易十四特意在凡爾賽宮修建了一座瓷宮,不惜重金大量收購在中國景德鎮訂燒的青花、五彩瓷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其夫人曼德儂,由於對中國瓷器的喜愛,特命人將他們夫婦的畫像送往中國景德鎮,燒制在五彩瓷器盤上,這件瓷盤至今保留在葡萄牙。
18世紀歐洲掀起一股“收藏熱”,中國瓷器特別是青花瓷,普遍收到歐洲各國人們的喜愛。西班牙馬德里城的皇宮和何郎龍茨宮,設有瓷器陳列室,國王腓力二世收藏的中國瓷器約有3000余件。
大量收藏中國瓷器成為當時英國、德國上層貴族社會流行的風氣,宮殿內擺滿了中國陶瓷。這些聞名世界,被西方宮廷貴族、上層社會視若珍寶,競相購藏的中國瓷器,就是清代的外銷瓷。20世紀之前,西方對中國所有美譽都是針對通過貿易而來的大量舶來品——中國外銷瓷的,17世紀末以後,尤其是針對清代外銷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