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新年話年畫 感受彌足珍貴的濃濃年味

新年話年畫 感受彌足珍貴的濃濃年味

時間: 2011-02-18 14:16:42 | 來源: 《收藏界》
收藏 >

 

 老年畫 新風情

 隨著新年的到來,各類色彩豐富、風格各異的年畫開始勢不可擋地走進收藏市場,來到我們的眼前。

 年畫在我國歷史悠久,它是民間迎新春、祈豐年的一種民俗藝術品。歷史上,民間對年畫有著多種稱呼:宋朝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到:“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定名。傳統年畫以木刻浮水印為主,追求拙樸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因而畫的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內容有花鳥、胖孩、金雞、春牛、神話傳説與歷史故事等,表達人們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中國著名的四大“年畫之鄉”是:綿竹年畫,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這些地方所生産的年畫深受城鄉人民喜愛。此外,上海有“月份牌”年畫,其他還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艷、氣氛熱烈愉快,題材廣泛,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闔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並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為題材,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鬱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於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後,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豐富多彩,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收藏年畫正當時

 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火爆,帶動了多種門類的收藏品,年畫就是其中的一類。廣州嘉德拍賣行曾專門推出過“年畫專場”拍賣會,其中一對《尉遲恭瀝粉金門神》和《秦瓊瀝粉金門神》天津清初木版年畫共拍出了9.02萬元高價,開創了我國年畫拍賣紀錄。而在2010年的各地藝術品拍賣中,也均有年畫拍出不菲的價格。

 其實年畫收藏的興起,並非偶然,早在三十年前,海外對中國年畫的收藏已經先行一步。當時就有台灣和新加坡的畫廊來祖國大陸收集歷代年畫。海外華人的傳統審美取向帶動了歐美人對東方藝術的好奇與注意。

 在國際上,許多圖書館、美術館,如版畫之鄉的荷蘭圖書館、德國萊比錫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就專門收藏中國年畫。中國河北省武強縣年畫博物館中有20多幅年畫複製品,這些年畫的真品現在收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及美國部分博物館,在中國國內已成為絕版。

 前蘇聯收藏中國的木版年畫最多,其中有一件遼金時代的《四美圖》是有記載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國際美術界的重視、全球收藏界的投資,更加大了年畫的供求缺口。

 相對而言,直到近些年,國內才逐漸發現了木版年畫的收藏價值。傳統精品年畫正成為國內外收藏界的“新寵”。

 新年畫中的老戲出

 自清代以來已經出現了許多戲曲題材的木版年畫,至民國的石印年畫,其表現形式和內容已極為豐富。如清代楊家埠的木版戲曲年畫《快活林》(圖1)、民國時期天津三立成畫店出版的戲曲年畫《黃鶴樓》(圖2)、民國時期月份牌畫的老前輩杭稚英精繪的戲曲年畫《霸王別姬》(圖3)等等。這些以描繪舞臺演出情景、並細膩刻畫演員所表演劇中人物的年畫,都深受百姓的喜愛。在人們的業餘生活中,看電影、看戲是最美的藝術享受,是最開心的事。當人們在家中看著貼在墻上的戲曲年畫時,就會想到所描繪的戲劇情節,一齣出引人入勝的戲曲故事來。

 新中國成立後,戲曲藝術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扶持。1950年在北京建起第一座全國性的戲曲藝術教育機構“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我國戲曲事業空前繁榮,京劇、崑曲、評劇、越劇、滬劇、粵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百花齊放,這給年畫工作者帶來了豐富的戲曲素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戲曲年畫均以百姓家喻戶曉、人人熟知的劇目為題材,故深受廣大百姓喜愛,如描繪北宋仁宗時,佘太君親自挂帥,率領楊家老少女將和重孫楊文廣一同出征殺敵的《楊家將》(謝幕連作)(圖4);描繪宋代陳世美離家中狀元而不認妻及子女,謊稱未婚被招駙馬,妻秦香蓮攜子女進京告陳,陳終被包公處決的故事《秦香蓮》(朱沛霖作)(圖5);描繪英雄武松起解途中在十字坡打店,誤會中結識張青、孫二娘故事的《十字坡》(張錫武作)(圖6);描繪姚氏愛女厭媳,常無故令子打其妻,姚女不滿其母所為,經百般勸説,婆媳終於和睦的故事《小姑賢》(王百順作)(圖7)等等。這些戲曲年畫採用舞臺全景,全面刻畫出形象生動的人物,作品以純熟細膩的繪畫技巧,明亮瑰麗的色彩還原舞臺,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描繪以打漁為業的肖恩,屢次受漁霸欺壓,忍無可忍,下決心反抗,與女兒前往復仇故事《打漁殺家》(陸澤之作)(圖8);描繪白娘娘與許仙新婚後美滿生活的《白蛇傳》(金梅生作)(圖9)等等。這些作品以舞臺近景、人物特寫的表現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與心態,人們在欣賞年畫的同時,更加回味無窮。

 “文革”(1966-1976年)期間,由於傳統戲曲被批判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封建毒草,均被禁演,許多老藝人遭受迫害,甚至永遠離開了熱愛的舞臺。戲曲年畫在“文革”期間自然也遭到重創,難逃厄運,將此前的新年畫均視為宣揚“封、資、修”的“黑畫”,被付之一炬,如金梅生創作的《白蛇傳》,在當時被批判為“該黑畫為宣揚色情,宣傳閨房之樂,叫人們不去關心國家大事”。就是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批判”,使一些年畫畫家遭到滅頂之災。而十年動亂,戲曲舞臺則是“八億人民八齣戲”,《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等八個“革命”樣板戲在十年中反反覆復演出,其戲曲年畫則是這些樣板戲的劇照,緊密地配合了現實政治的需要。

 1978年以後,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曲傳統劇目終於重返舞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進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此時新年畫重又獲得了新的生機。1982年,文化部、中國美協召開了“全國年畫工作座談會”併發出《關於加強改進年畫工作的意見》的文件,使創作隊伍不斷壯大,新年畫空前繁榮,顯現出百花齊放的絢麗局面。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戲曲年畫精品層出不窮,有取材于《三國演義》中吳國太相親的《甘露寺》(潘恩春作)(圖10);描繪楊六郎派大將任棠惠暗中保護焦讚,投宿義士劉利華夫婦店中而引起一場誤會的《三岔口》(金梅生作)(圖11);描繪《三國演義》中呂布與貂蟬故事的《呂布戲貂蟬》(于振波作)(圖12);描繪寇準脫靴暗中隨郡主而行,誆楊六郎挂帥出征的故事《寇準背靴》(趙彥東作)(圖13);描繪貧農董永賣身葬父,巧遇七仙女並成親,後被天王拆散的故事《天仙配》(徐福根作)(圖14);描繪木蘭替父從軍,屢立戰功並榮歸故里的《花木蘭》(劉志謀作)(圖15);描繪楊宗保為救孟良、焦讚盜取降龍木,卻被穆桂英擒拿,孟、焦二人也被穆打得落荒而逃的故事《穆柯寨》(趙祥林作)(圖16)等等,舉不勝舉。這些戲曲年畫恰以繪畫技巧表現中國戲曲的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藝術,完美地表現了演員的表演技藝、化粧、服裝、舞臺道具等姿態萬千的內容,保持了戲曲的特色。這些戲曲年畫取材于京劇、越劇、評劇、滬劇、粵劇、瓊劇、豫劇、黃梅戲、秦腔等劇種,可謂百花競艷,萬紫千紅。

 更為有趣的是,戲曲年畫裏還有一部分以兒童來扮演劇中角色而繪成“娃娃戲”,其詼諧幽默、生動傳神的繪畫技法和表現形式深受廣大群眾,特別是兒童的喜愛。如描繪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先後三次遇見白骨精裝扮成人形,被孫悟空識破並打死白骨精故事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張鸞作)(圖17)等。

 戲曲年畫的表現形式和規格除最常見的兩開單幅外,還有四扇條屏,俗稱“四扇兒”,即4張長四開的畫構成一套完整的選題,即完美又統一和諧,更加引人入勝。如描繪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楊排風四位女傑形象的《巾幗英雄》(申同景作)(圖18);還有以四部戲曲《玉堂春》、《連環計》、《紅拂傳》、《虹霓關》組合的《戲曲集錦》(趙夢林作)(圖19)等等。

 此外,一些戲曲年畫還以中堂畫的形式予以體現。“中堂”亦稱“板屏”,宜貼在客廳。中堂畫係由一幅畫加上兩側的對聯組成,形成年畫與詩和諧統一的“詩畫配”,其氣氛強烈,耐人尋味。如描繪兵部侍郎程浦的次女雪娥與故友之子穆居易之間的一場誤會終被消除,最終二人完婚,共度花燭之夜的《鳳還巢》(宗萬華作)(圖20),畫面配以對聯:“吉日同舒雙鳳翼”、“良辰共誓百年心”,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戲曲年畫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是其深深地植根于廣大人民精神生活的土壤之中。年畫之美為人們留下最真實的感動和記憶。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至今,新年畫的作品逐漸減少,走向衰微。但具有時代特徵鮮明、藝術風格濃郁、繪畫技巧完美,又具收藏價值、欣賞價值、文化價值、史料價值的戲曲年畫正逐漸凸顯。隨著時間地推移和收藏群體的逐年增加,戲曲年畫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並成為人們追逐的收藏目標。

 總之,年畫這種中國傳統審美觀念與民俗、民風綜合體現的載體,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祖國的文化遺産,也是中國美術發展史中不可缺少的篇章,從一張張色彩鮮艷、形態逼真的年畫中,既可以看到華夏幾千年民俗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更能感受到那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和彌足珍貴的濃濃年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