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搞收藏三種東西慎入:青銅器戰漢玉和官窯器

搞收藏三種東西慎入:青銅器戰漢玉和官窯器

時間: 2011-01-30 20:36:39 | 來源: 杭州日報
收藏 >

昨天下午,一場迎新鑒寶會在岳王藝術城舉行。很多市民都把自己家的寶貝“藏著掖著”,帶到現場請專家過目。

這場鑒寶會請到了三位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的專家,玉器鑒寶專家為浙江錢塘拍賣公司總經理張敏濤,書畫鑒寶專家為鑒寶欄目《華豫之門》的專家陳建明,瓷器鑒寶專家為收藏家黃鼎。

這麼多寶貝仔細這麼一看,還真有不少講究。

七星寶劍是解放後的産物

可能是拿來演戲的

一對老夫妻小心翼翼地捧上一把劍。劍柄外裹了兩層布一層塑膠紙,黃鼎抽出劍看了看説:“這東西是現代工藝,解放後做的,沒什麼太大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老夫妻將信將疑,女的湊上去説:“這是我們公公留下來給我們的,説是民國以前的呢。”“不可能,你看看這個鐵條,也不是民國的,刀條都是用模子敲上去的。以前的寶劍都是殺人的冷兵器,做法根本不同。而且過去刻的七星,都是裏面嵌銅的,也不會用五角星的形狀。這把劍,估計可能是過去舞臺上演戲用的道具劍,要麼就是道士作法用的。”黃鼎説,拿來練練身體吧。

聽完這些,夫妻倆面露失望。“本來我們公公説是唐雲的親戚給我們的。我想,如果有價值嗎,我們就好好保管。既然沒什麼用,扔扔在那裏算了。”夫妻倆又把寶劍一層層裹好離開。

鑒定證書不一定靠譜

高科技只能做參考

現場第一波人潮過後,一個中年男人拎著一隻紅色繡花的箱子擺到專家面前。解開繩子,箱子裏是一件造型相當精美的雞身壺。“我這個檢測過,有鑒定證書,青銅器的成分都有,估計是春秋時期的。”中年男人底氣很足,覺得自己這件東西絕對是寶貝。

黃鼎只粗粗一瞧,便判定這一青銅壺並不是什麼春秋時期的物件。“高科技只能做做參考,它是這個成分沒錯,但不代表它是春秋時期的。”黃鼎説,鑒定古玩有時像破案,類似公安的痕跡鑒定。上千年的古玩上,必定留下了時間鐫刻的蛛絲馬跡,這是所有做舊都無法替代的。

在一旁的張敏濤也説:“真正的好東西,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書來説明。”如果這個壺真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按類似器件在國外拍賣的價格估算,將值500萬美元。

聽了專家一席話,中年男人似乎還不相信,自己把青銅壺收起來,匆匆地走了。

青銅器、戰漢玉、官窯器,慎入

專家説,現在世面上假貨最多的古玩品類是青銅器、戰漢玉和官窯器。這些東西本身時間久遠、數量稀少、價值驚人,所以真的好東西是少之又少。如果是真貨,價值都在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因此勸大家慎入。

據説幾年前,岳王藝術城的一次鑒寶會上,出現過一件官窯瓷器花瓶。當時專家的估價是5000萬元人民幣,不過同樣品型的瓷器花瓶並沒有在拍賣市場上出現過,因此這一估價也算是有價無市。

當時的持寶人雖然心裏明白花瓶值錢,但也沒想到這麼值錢。一鑒定完,他就悄悄離開了。之後的大多數鑒寶會上,很難碰到好寶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