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北京老照片收藏第一人劉鵬訪談(圖)

北京老照片收藏第一人劉鵬訪談(圖)

時間: 2011-01-25 17:10:19 | 來源: 中國文物網
收藏 >

民國時期的前門箭樓

《北京三里屯》85年 王文瀾攝

1860年上海影樓拍攝的女子照片

老照片收藏家——劉鵬 
 

前衛時尚的影像收藏漸成氣候,其拍賣展會也漸漸熱起來,其中,影像收藏的重要分支——老照片,以其獨有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不斷地刷新拍賣價格,成為藏家們的新寵,也讓我們有了採訪老照片收藏者的行動。

初見劉鵬老師,給人印象和藹可親,一張親切的臉加上一嘴地道的“京片子”,將他的老照片收藏之路娓娓道來,從他那雙黑白分明的眸子裏,讀出了一份對事情的認真,一份對歷史文化的執著,也正是因為這份執著,讓他在老照片收藏之路上越走越順,並悟出了自己的一套收藏理論,一套源於收藏而又高於收藏的品味情懷!

一本舊京史照結緣老照片收藏

劉鵬的老照片收藏起源於一本《舊京史照》的畫冊,2000年劉鵬很偶爾的看到了一本畫冊,上面有很多老照片的介紹,這本畫冊極大的引起了他的興趣,自此也奠定了他的老照片收藏之路,結合多次去潘家園、報國寺這些古玩市場的經驗,劉鵬確定了自己的老照片收藏的主要路線,以北京的舊街景照片為主,翻開他的一本本相冊,裏面放滿了老北京的街景照片。

每張照片下面都隱含著一個故事,體現著一段歷史文化背景,每收到一張照片後,劉老師都要第一時間查看書籍,上網搜索資料,將照片中所呈現的景象徹底的搞明白,弄透徹。有一次,劉鵬對一張前門箭樓老照片的歷史背景了解得不夠確切,就頂著烈日跑到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大廈蒐集資料,可是疑惑還是沒有解開,於是他前往學者“老北京通”王永斌家中拜訪,最終得出了確定的結論。正是這濃濃的求知慾望和執著的精神,一直支撐著他,也使他堅持多年來為《北京檔案》、《中國檔案報》、《中國收藏》等報刊投了大量的稿件,用他的話説就是用自己收藏的老照片,配上文字,結合當時的文化,具體的説明一個時代背景下的民俗,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北京已經逝去和即將逝去的街景,這也是劉鵬在收藏過程中得到的最大的樂趣。

老北京照片收藏的領跑者

中國的老照片收藏起步較晚,而劉鵬早在十年前就與老照片收藏結緣,並且曾經發表過很多關於老照片收藏的文章,每次文章的發表都能引起收藏市場的一次追捧與跟風。當老照片收藏在收藏市場中還不被大多數人重視的時候,善於研究的劉鵬就曾經發表了《三大因素決定老照片市價》的文章,此文一齣,引發了一陣對老照片價格確定因素商榷的熱潮,文中論點得到了藏屆朋友的一致認可,為老照片市場價格的確定第一次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標準。

2005年,當人們沉迷于清末民初、民國時期老照片的收藏當中時,劉鵬又用他獨特的視角,呼籲人們關注當代攝影照片,一篇《別忽略了當代“老照片”》的文章將老照片收藏愛好者的收藏領域擴大了,當代“老照片”即當代攝影作品也成為近期各攝影拍賣會的主打內容,拍賣記錄不斷被刷新。

現在劉鵬老師説有些收藏者只是一味的追求老照片本身,而忽略了老照片的真實價值,一張普通的老照片被炒至幾十萬,這些錢究竟買到了什麼,劉鵬也曾經寫過一篇2007年在中國收藏雜誌上發表《收藏者的困惑:30萬元買到了什麼》,用他獨特的思維方式,闡述了他對老照片收藏價值的認識,也給人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針對現在攝影作品收藏市場的狂熱情況,劉鵬有他的見解,按照現在拍賣影像作品的要求,照片要原底片沖印,有名家簽字,有編號如:3/5表示,其照片共印5張作品,這是其中第3張作品,就這類照片未必張張是精品。如:一名攝影家他在20多年前,參加了一次重大活動的拍攝,用膠片在最短的時間內衝出照片,為了推薦自己,他將照片簽名,參加各種影展,照片在獲獎的同時也留入社會。這張當年流失的照片和27年後的今天形成的照片從效果上截然不同,雖説現在的照片有編號夠尺寸,但個別照片成相品質差,缺少層次,這是攝影者知道的,也是不可逆轉的。高級別收藏也要注意照片品質。

劉老師準備再次給老照片收藏降降溫,提醒盲目收藏老照片和當代攝影作品的朋友,要認清收藏的真正價值,這就是劉鵬,一個能領跑北京老照片收藏的人,總能先知先覺,走在收藏的最前面。

老照片辨偽有高招

劉鵬將老照片從時間上分為三個時期:清末早期的老照片、民國時期的老照片、當代老照片,每個時期的照片質地和色澤都有所不同,通過多年的實踐,他對不同時期老照片有了不同的認識,因為每個時期的老照片都有他的獨特之處,當然隨著老照片收藏的升溫,贗品也隨之流入市場,那麼就聽聽劉鵬老師是怎麼辯偽的吧。

清末早期的老照片蛋白質紙基運用較多,其特點是紙質比較薄有韌性,畫面色調偏黃棕色,由於年代久遠,個別有退色影像不清晰,這些是清末老照片的最顯著特點。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現在古玩市場對這個時期照片的作偽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清宮老照片冊。就是從發表于書刊雜誌上翻拍的,顏色為深棕色,畫面反差大,不清晰,容易識別。二是照片做舊後裝入老式鏡框內,一般製作名人或清末女子肖像(小腳女人)的較多。三是硬紙板裝裱的照片。四是民國時期複製的清末老照片,為了滿足人們的懷舊心理,很早就有人複製老照片,多用於製作明信片,稱照片式明信片,雖説是複製的,但這類明信片也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沖印照片開始使用銀鹽紙基。目前市場的偽品形式:一是硬紙板裝裱的照片。鑒別此類偽品主要看照片與紙板粘貼處是否規則,照片和紙板發舊程度是否一致,照片和紙板上的文字記錄是否矛盾。二是將複製的照片直接作舊出售。鑒別複製作舊的老照片,主要看照片畫面,距今50年以上的老照片畫面黑暗處在陽光下泛銀光,沒有銀光的多數為假,如果照片有塗抹痕跡,而且顏色較深定是贗品。三是用舊相紙直接洗印老照片。此類照片在鑒別上有一定難度,多數看照片影像清晰程度。

當代影像作品包括“當代老照片”是指上個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拍攝的照片和現在攝影的作品。收藏這類照片應具備的三性即:時間性、新聞性、觀賞性。

無論是老照片和當代攝影作品收藏大致分為,高級別收藏和普通級別收藏兩個層面,高級別是指大投資,參加拍賣會,通過竟拍得到著名攝影家帶編號的作品,等待其作品升值在出手。

普通級別是指大眾收藏,對照片本身要求不高,其價格低,真實記錄一個時期某種習俗和風尚的照片,這是普通藏家相對容易收藏到的照片。 主要看個人偏好,看照片內容,舊時,代著名景物的照片由於具有重要的文物資料價值也值得收藏,尤其是該建築或人文景觀已經不存在或有了巨大變化的也是最值得收藏的。還可以收藏不同時期的新聞圖片和展覽照片等。

另外劉鵬還提醒收藏者們:收藏時除了看照片年代之外,還要看照片尺寸。由於早期照相技術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沖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所以早期的老照片尺寸越大收藏的價值會越高。 其次,名人老照片是收藏價值較大的一類,這包括攝影師的名氣和被攝者的名氣。中國早期攝影界涌現了郎靜山、吳中行、吳寅伯、劉半農等許多名家,善於將西洋攝影技法與中華文化相結合,他們拍攝照片的價值相對要高一些。

求知慾望強烈,追求完美

劉鵬做事情要求盡善盡美,從他那滿櫃的文獻資料和保存的極為仔細的老照片上就能看得出來,他説清末時期的照片因為當時攝影技術的局限,大多是以照相館內為背景的較多,而且流傳下來的也極為少數,所以清末時期的街景照片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可是對於酷愛老照片的劉鵬怎麼彌補這個缺陷呢?追求完美的他,就用書籍來填補這個時期的空白,他從網上看到一本1911年的書籍,上面有很多清末時期老北京的街景照片,就通過美國的朋友,幾經週折把書拍下來並寄回國,因為這本書是英文的,他還專門請人翻譯成中文,以便更好的理解照片所表現出當時的文化背景。正是因為這種對未知探索的執著,他的以老北京文化為主題的老照片,才能建成一定的體系,寫有北京前門大街、北京的水系、北京的公共交通、北京的京劇、老北京的老行當等一系列文章,並將收藏的老照片串聯起來。

劉鵬在收藏老照片的同時還收藏京城老地圖和老北京商販使用的響器等。去年,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在5月18日至6月21日國際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産日期間舉辦“老報刊、老照片、老物件”大型展覽,展出大量珍貴實物。老照片展以珍藏的老照片回顧城南舊事,演繹老北京文化的變遷,劉鵬為這次展覽提供了實物藏品和老照片。用他那樸實的話語説,自己的收藏這些老物件並不是為了買賣升值,而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他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用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老北京逐漸消逝的民俗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