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藝術登陸新加坡系列訪談:收藏家喬志斌

藝術登陸新加坡系列訪談:收藏家喬志斌

時間: 2011-01-17 11:34:57 | 來源: 搜狐文化
收藏 >

我買東西沒有一個上限的概念 喜歡的就拿下

主持人:把你看不到的潛能都調動起來了。

喬志斌:你本身可能挺享受這個收藏藝術的,但是你到那兒多少,某個藝術家出了一個高價,你可能收藏了他的作品,你可能會很高興,如果他出了一個很低價,你有收藏他的作品,你可能很失落,可能還是有一些浮躁,總的判斷一些比較好。

主持人:看您有著相對成熟,相對溫和的心態,在拍賣場上,也看到過不斷競價的買家,在這裡不分男女,這種爭奪性或者佔有欲這樣一種感覺調動起來,你是不是曾經有過?

喬志斌:是。

主持人:不停舉牌是嗎?

喬志斌:這種是有的,其實我買的東西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錢,你喜歡你就拿下,沒有一個上限的概念,當然很多好玩的事,有一個特猛的,直接把牌直接釘墻上了,現在還有很多這種事,他們有些大的資本也很正常買高競價的作品很正常,每個人路數不一樣。

主持人:您是親歷者,總結一下在拍賣場不斷的競價的過程,讓你用幾個關健詞的話,你會用哪些?

喬志斌:我不是特別熟拍賣,其實我也關心它的業態,會關注一些,你説拍賣市場關鍵詞是什麼?

主持人:競價那種心理。

喬志斌:好多時候各種説法,你不管出牌快點慢點,然後大口的加價沒有什麼用,其實就是你的心理價位,如果專業的角度,有時候委託經紀人會理智的,他會有一個上限,到了多少就不能叫了,如果自己出錢的人,受現場的影響,我本來設想這麼些錢,到了那個時候很容易就超出好多,跟錢沒關係吧,任何事情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了。

主持人:很多收藏家跟拍賣多少有過一些買賣的關係,但是我想通過您了解對有些事情的看法,現在國內拍賣公司不斷的去鄂爾多斯、太原、廈門等等進行巡展,可能更親近與實力消費群體掛鉤的,在這裡面拍賣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和我説,價值和價錢有時候已經並不完全等同了,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群體在這裡面消費,可能由於不同的原因,這裡面最大的根源是不是有熱錢或者還是炒作?

喬志斌:進場時間不一樣,我覺得你比如説股票十塊錢的,現在漲到20塊錢,你估計它能漲到30,但是你買肯定不願意買,我個人覺得是這個。我也沒花到熱錢,我也不知道,關心藝術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渠道,而且現在看趨勢也跟以前不一樣,以前買一點一點漲起來的。

主持人:原來是自己壯膽,現在所有人幫助你…

喬志斌:原來買幾千塊錢,現在一進場就想買高端的,這麼貴的。可能理解不一樣,有些人認為比如説在拍賣上就是市場行為,這個價格就是真實的,他反而覺得畫廊更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畫廊是你標給我的價,從畫廊看可能畫廊覺得他那是真實的,拍賣的並不是真實的。

藝術品變現特別難

主持人:您對拍賣5.5億的瓶子,你從什麼角度分析它,它在藝術史上什麼價值,國家的這种經濟,包括某些與經濟有關的,拍到3億,5億這樣的事,你怎麼看?

喬志斌:比如説他有什麼目的,或者有什麼道理,也不願意説,我覺得但是從自身角度來講別太想能有暴利砸到你頭上,藝術品變現特別難,一個用時間來換,你可能放十年肯定漲了,包括是不是能買到很有價值的,所以這塊整體因為經濟實力強了,可能各方面好東西肯定是越來越多,但是你怎麼界定哪個是好東西,有價值的?這兩年特別火的,過了三五年時間就沒了,我們也搞不清。因為它也有像時尚、流行的藝術,過兩年可能就不流行了,可能你買了也不值錢了。

主持人:剛才聊了一些拍賣,我覺得您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判斷,現在還在拍賣買東西嗎?

喬志斌:我現在不以在拍賣買東西為主,我還是跟畫廊合作多一點,拍賣也有,但是不多,包括今年也去香港買了一些東西,覺得有些是你喜歡的藝術家早期的作品,現在在藝術家手裏也沒有了,出現自己喜歡的藝術家可能會去買。

主持人:從拍賣轉換到畫廊買作品,當然有的畫廊藝術家獨家代理,你去哪兒買東西,畫廊專業的機制不斷的給您推薦,或者介紹給您,買東西的都是比較有自己的判斷的,當別人不斷推薦一些好的藝術作品的時候,你的基本判斷來自於什麼?

喬志斌:這倒沒有那麼複雜,因為什麼?還是已經建立起一些信任關係,挺長時間的,其實就像我每個月都在買。

主持人:買幾件?

喬志斌:不一定。

買藝術品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您一年買東西要花出多少錢?先説2010年吧。

喬志斌:説錢數就俗了,買的還是挺開心的,剛才講那個,我上次舉例開玩笑,我們幾個人坐在一起,我每月都在買,有的人説我每個星期都在買,然後一個大媽起來説我每天都在買,但是去超市?其實買藝術品就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了,定期的看展覽,去看藝術家的工作室,有些時候真的是想買的東西挺多的,跟女孩購物也是一樣,經常的會超預算什麼的。12月份張曉剛的在今日美術館的展覽我也去了,而且張恩利在上海民生美術館的展覽我也去了,我也是持續的關注張恩利,他可能要做全球的巡展。我也買了一張他的作品,所以有時候也超預算,用明年的預算。

主持人:剛才我的問題你去畫廊買東西的時候,會跟畫廊的老闆會進行哪些交易商的判斷?為什麼展覽會把這種展品賣給你一件,為什麼會?我覺得可能非常感興趣的作品會很多,可能虛保價的也很多,我們知道很多大牌藝術家特別挑藏家的。

喬志斌:我是畫廊的VIP,因為持續在買,可能覺得你也是比較靠譜的收藏家,這牽扯到前面沒有拿出去賣,我們覺得你比較靠譜,還有一個跟藝術家的相處,考慮我也是展示出來,可能藝術家也挺高興,包括我也經常借展。我覺得跟人交往也是互相的,而且好的畫廊是這樣,一開始就是這種感受,07年的時候去巴塞爾博覽會,一個畫廊看的東西趕緊交定金,趕緊要賣給你,在大畫廊買東西,先不能賣給你,你現在先定這個,我要先問問你,可能會去調查一下,再看看你是什麼人,然後再説可以賣給你,不一樣的。我覺得你跟好的畫廊合作,其實也幫你篩選,原則上不會有特別差的藝術家也確實很多藝術家不斷有展覽介紹給你看,第一我覺得為什麼看這個博覽會也是,對整體有一個認識,你看到很多,有時候你很容易説這個藝術家的作品很有意思,很聰明或者什麼的,但是你一看這周圍的,他原來學的誰誰的,所以你看了很多了,站得很高了,自然分辨出好壞了,你老喝的東西,稍微一喝差得,就知道這個不行。你看了很多,還有你跟個人趣味,生活經歷有關,你為什麼喜歡這個東西了,自然的跟生活經歷有關係。

主持人:為什麼大家會願意賣給喬志斌這樣的收藏家作品,除了經濟實力以外,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有脈絡或者線索收藏有一個方向性的,就像一個畫廊他也需要有自己的脈絡和風格,我們一直在聊跟您收藏周邊的這些觀點,但是我們直接到主線,跟作品有關的?

喬志斌:沒有特別理論上的,我覺得沒到那個總結的時候,比如説很年輕藝術家做回顧展了,沒到那個時候了,可能你收藏了十年了可能形成一個線索,根據你的品位形成了一個。如果你是德國的收藏家,你收什麼都是對的,最後你收藏完了就都成了。現在來講,因為我也太忙碌了,沒有特別長的時間去思考,很多跟自己的生活經歷,記憶有關的,我遇到這個藝術家我可能收藏了,也可能沒遇到就沒收,很多是機緣,其實藝術家成功也跟機緣有關係,可能有貴人的幫助。很多時候你到了一個城市,有機會看到這個藝術家的工作室。比如説我喜歡的藝術家,我去柏林,我去倫敦,我去藝術家的工作室,有些時候就是機緣,可能沒碰到,你可能沒那麼迫切,你也覺得藝術家非常好,你沒有跟他有交流,沒有溝通,可能沒有迫切,可能過兩年再買。為什麼他很多作品挑了這一件,可能與你的生活經歷有關。過去我比較偏好立體的,其實最早我開始收雕塑,國內很多藝術家的雕塑都有,可能比較少,然後開始關注一些國際的,我沒有特定的選擇媒介,如果是好的藝術家什麼作品都可以。

收藏是樂趣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主持人:我想説,您不斷在説,不斷的在嘗試,包括您的喜好越來越大,眼光越來越高了,這需要資金的支撐的,這是一方面。您也收藏這麼久了,您心理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嗎?

喬志斌:不清楚。沒時間思考。你真正説以後什麼樣或者怎麼樣,其實我沒必要去想,但是我很想著現在還是帶來了很多樂趣,很多樂趣,包括我覺得比如很好的平衡,比如説你工作很忙碌,但是你又可以抽出時間去跟藝術家去交流,不是像在商業上的或者去看看藝術品或者去世界旅遊什麼的,去看藝術品,這特別好。比如説我以前沒有收藏藝術品的時候,我也有能力出國,但是從來不會去,很忙碌了,為什麼還去玩去。現在都會去,哪都去。而且我覺得特別好,到一個城市去看美術館,去看藝術家工作室,還能看收藏家特別好。比如説去看收藏家哪個地方不一樣,你看他的收藏也能看到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好。我覺得很享受的。

主持人:通過一個人的收藏,或者通過他的著裝,通過他喜歡的某一款東西,可以從側面了解,像我們在台北有一個論壇,有一個日本的收藏家,我覺得他那個展會比較成功的在我看來,他談到他父輩,他爺爺的收藏是什麼樣的,他自己也是在收,你會發現他收藏的東西與他從小的記憶有關係的。

喬志斌:肯定的。

主持人:您是不是有某一個情結?

喬志斌:肯定會有,有些時候沒有那麼長時間的思考,但是有些時候我上次收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後來他那個畫廊跟我講你喜歡酷,他這麼一説也覺得對。

主持人:我們有時候經常出去旅遊,我通過旅遊以後了解了自己,你會不會通過收藏藝術品,慢慢有一個參照物出現,然後通過它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藝術品有沒有提供這樣的可能性?

喬志斌:還是提高了審美,因為你會想法不一樣,比如説你去看很有個性的設計師設計的服裝,你會看不同的東西,我覺得還是提高了審美,比方説聽音樂,你可能年輕人的一些…就是各方面做一些實驗性,或者創意的東西都會有。而且真正好的藝術家特別有意思的,聊天也好,都是特別有意思的。

主持人:我們在提到説好的藝術家,實際上好的藝術家來説,每個藝術家他個人對他的要求評價標準也不太一樣,他要進入博物館這是他的最高的使命,有些藝術家覺得我是拍賣場上最高明星這是我的拍賣明星,您會不會對藝術家的判斷或者哪一種傾向?

喬志斌:你説的兩條線,一條是學術的,一條是商業的,最後都會趨於比較一致,當然不是絕對的,比如説你學術特別高,商業本身相應高一些,如果你商業特別高,然後你學術上非常低,你最後可能會掉下來。你像講的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你買到商業好的作品會非常踏實,商業特別成功的,是不是十年後還特別成功不知道。

主持人:商業和學術的標準,我們認為佩斯畫廊、薩奇畫廊等等,他會做商業的畫廊,但是有的藝術家並不認可,可能有的畫廊會認為不斷的有生命力的,不斷的發掘新的藝術家這樣的畫廊是非常重要的?

喬志斌:剛才舉的例子都是頂尖的,説大家有自己的喜好、品位,其實我的畫廊也有。但是我覺得就這幾個畫廊來講,如果這幾個畫廊藝術家都有成功的,而且你簽約一些大畫廊有保證的,能一直能保持你的水準或者價格,但是比如説跟電影一樣,這個片子很賣座,尤其像你們比如説很專業的人或者一些評論家可能就是被批評的,也很正常的,因為他要求更不一樣,他可能覺得價值觀或者什麼,學者角度不一樣,這聯想到你收藏到底為了什麼,為什麼收藏?我覺得他們都是好畫廊,藝術家也都是比較好的。他已經帶給我那麼多好處了,幹嗎不收呢?越來越有樂趣,比如説像你説我經濟實力,為什麼沒到拍賣會去,就是沒什麼經濟實力,我覺得還是一個長期的,不是説我今天高興了要砸多少錢,我覺得有多少錢辦多少錢的事,包括前一段跟文化協會辦的展覽,就看他們很有啟發,他這麼多年二三十年了收下來多好,多少錢有多少錢的玩法。

<  1  2  3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