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文玩鑒藏:古舊竹雕的作偽方法

文玩鑒藏:古舊竹雕的作偽方法

時間: 2011-01-04 17:22:07 | 來源: 新浪收藏
收藏 >

了解造假者的作偽方法,有助於我們在收藏活動中,更好地識辨作品的真偽優劣。古舊竹雕的作偽,沒有偽造古書畫、古陶瓷、古玉那麼複雜,但與古代書畫的作偽方法相似。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

一、複製後做舊

我們知道,書畫作品的複製主要是通過“臨,摹、倣”來完成的;倘若大批量複製,那就採取木刻浮水印的辦法。竹雕作品的複製,則是先“摹”後“刻”。

摹,就是用繪圖紙或濕絹蒙在原作上,然後,根據紙或絹上所顯現的線條,圖樣,用色筆依樣勾描,這是第一步。接著,需要對照原作,在勾描的圖紙(絹)上,根據畫面內容以及雕刻的深淺不一,分別填色,形成竹雕的正式紋樣圖案。

刻,就是按紋樣施刀,雕鏤刻琢。具體過程是先造型,按原件大小,倣造出同樣的器物;接著,將紋樣團移到器物表面的相關位置上,最後才是雕刻。

在造假過程中,摹刻出來的器物還只是半成品,接下來還要染色,“做舊”一般來説,器物染色後,進行打磨、拋光,作品就算完成了。但這是新作品。倘若要做成假古董,冒充明清竹雕,還得“做舊”,即:將新作品浸泡在含稀釋醋酸溶液的沸水中,悶煮一小時左右。然後放在陰涼處晾幹,再採取溫烘的速成辦法使之乾燥,然後上蠟、拋光、揩凈,再經常用手摩挲,直至器表出現“包裝”樣的光澤。

二、臆造後冒名

這是一些了解雕刻的造假者,有一丁點兒的技藝,就憑自己的想像,創制一些作品,然後在竹雕史籍中搜尋一個名頭,不管其作品風格怎樣,寫上他的名字就算完事,然後做舊。這類假貨,匠氣顯露,畫面缺乏意境,又無韻味,更談不上風格。

三、舊作添款

民間流傳的古舊竹雕器物,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平庸之作。作偽者在這些無款的作品上,刻幾行題記,再添上某名家如朱松鄰、濮澄、蔡時敏的名字,稍微做舊就大功告成,因為這些東西原本就是古舊器物,所以更能迷惑人,更有欺騙性。

四、舊作改款

民間流傳的古舊竹雕,還有一些是清末民初的倣名家流派作品,刀工、畫面、造型都還不錯。作偽者為牟取高額錢財,就將倣品上“×××摹”或“×××倣”的字樣填平,不留痕跡。倘若倣品上,原來就有倣名家題款,那更是求之不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