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首座經全面考古發掘的古代船閘,近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梁水鎮土閘村中面世。記者21日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一起前往探訪。
在考古隊駐地,記者看到了隨土橋閘同時面世的近萬件文物,有瓷器、陶器、銅器、鐵器、玉石器等,還有兩方石碑。考古專家稱,這些文化遺物以明、清兩代為主,為研究兩代陶瓷提供了豐富的實物標本。
其中,瓷器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等著名窯口所産的青花瓷殘片、整器。少量陶瓷器還是宋元時期遺物。省考古所研究員李振光認為,這些遺物主要為明清兩代運河兩岸居民所留,以及來來往往的船隻所遺棄,本身載有大量的時代資訊。
隨土橋閘同時出土的還有數百件鐵器,有生活用品、船上用具以及橋閘鐵質附件等。明清居民使用的銅錢、煙鍋、耳勺,以及網墜、石球、鎮水獸、建築構件等,也多有出土。
記者在現場看到,聊城段運河上的這座土橋閘規模很大,氣勢恢弘。考古人員清除掉覆蓋在上面的層層塵土,發現其結構十分複雜,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築以及治水工程技術之高超。該橋閘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曾拆修。
考古人員在橋閘的周圍,陸續發現引水用的月河、一座大王廟、減水閘附屬設施,以及一座清代建造的磚砌涵洞,這座涵洞是為了讓馬頰河北支的河水穿過運河所建。
聊城這座土橋閘儘管歷經數百年,經歷從喧嘩一時到最終廢棄的命運,但其精細的建造工藝,所反映出的我國古代治水工程技術之高,仍令現代人暗暗吃驚。
記者注意到,構築橋閘立墻的石塊每塊長約1.5米,接縫嚴密,至今墻體不變形。
山東省文化廳配合重點工程考古辦公室副主任張振國介紹,聊城土橋閘的發掘,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船閘的首次發掘,也是大運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閘,這項考古活動為正在申報中的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資料。(喬顯佳)